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南宋晚期诗人吴惟信在杭州写的《苏堤清明即事诗》,字里行间既未提及祭祖扫墓,又瞧不出丝毫的哀思或哀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显得很怪异。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清明节第一要务是通过扫墓来祭祀祖先,其次才是踏青郊游。比如唐代小杜的《清明》就反映出这种次序,先是“欲断魂”,后是“杏花村”。但南宋时期的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他们似乎把清明节当做春节或情人节了,忙吃喝玩乐,忙偷情猎艳,独不忙祭祖。 清明节一到,“打千骂万,清明一饭”,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