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邹普胜
别 名:何野云、虱母仙、邋遢道士、龙尾圣王、龙爷
国 籍:中国
民 族:未知
出生地:黄安府麻城(今属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
职 业:早期(铁匠)、军师、道士、风水师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元末农民起义将领
邹普胜,黄安府麻城邹家岗(今属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人。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少以炼铁为生。
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密谋抗元,携铁至他家,嘱代制锄锹等武器,普胜告之曰:“今天下尚须锄治耶?当为炼一剑赠君耳。”于是共谋大举,用红巾为号。
徐寿辉称帝后,被封为太师。 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邹普胜仍称太师,至明朝建立,隐姓埋名,自名为何野云,取野鹤闲云之意。后云游潮州府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一带,以相风水谋生,其人形骸放荡。
民间称其为虱母仙、邋遢道士,尊称何野云仙师、龙尾圣王、龙尾爷、龙爷。
生平简介
邹普胜,元末农民起义将领,麻城人。少时以炼铁为生。
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组织群众,密谋抗元,携铁至他家,嘱代制锄锹等器具。他知徐寿辉有大志,乃深与交结,共谋大举。
同年七月,起义军占领蕲州(今湖北蕲舂),他与彭莹玉共推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建国称帝后,被封为太师。
次年,率兵沿江西上,直取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区),进逼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元威顺王宽彻普化、平章政事和尚弃城逃走。不久据有池阳、太平(治所在今安徽当涂)等地。在陈友谅败亡前,一直任太师之职。
据明万历刻本《黄安初乘》记载,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部军事将领邹普胜在七里坪镇柳林河双城驻军征兵时修建“双城塔”。
双城塔为楼阁式砖塔,六边形平面,十三层,高约35米,底层边长4.5米。双城塔通体比例均衡,塔身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圆和,形态健美,气势凝重,极具宋代建筑风格,是湖北省仅存的宋塔精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清同治十一年(1872)募资对此塔进行修缮,曾刻碑记录此事。2013年该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经历
无意仕途
潮人为纪念何野云,建庙供奉。
主要庙宇有:潮阳贵屿何仙陵、仙湖福天宫、潮南峡山龙尾庙、揭西黄山王公庙、潮州鳌头龙尾庙、汕头岐山古庙、金港龙尾庙、南畔寮龙尾庙、高埕古庙、佳和善社、东墩龙尾庙等,澄海港口龙爷庙、揭阳市空港区炮台镇风门古径野云岩等。在古澄海县一带(包括汕头市区)一直为乡村社团保护神凡有义社(父母会)、义庄(乡村太平房)都要供奉龙尾爷,汕头下蓬、外砂、新溪、广厦、东墩、岐山一带也多供奉龙尾爷为家门神(家庭保护神),认为供奉龙尾爷能够镇宅保风水。泰国万佛岁府攀通县本头妈埠清峰洞供奉着何野云的金身。现潮汕祭何野云的庙宇达50余座,义社(父母会)龙尾圣王神坛更是无法统计,仅汕头龙湖区下蓬镇各义社(父母会)会所供奉龙尾圣王就多达近百座。
在潮汕,一些乡里的建筑和墓葬,有许多是虱母仙所建,虱母仙是实有其人的。
虱母仙怎样从人而变成仙,民间有许多传奇性的传说。
虱母仙,原是一道人,名叫邹普胜,善卜天机,精通玄学。生于元末,活动于明初。
元末,蒙古的野蛮统治已不得人心,也即天运已尽。各处农民纷纷起义、造反。道人邹普胜也下山参加了南方红巾军陈友谅的队伍,当上了军师,和朱元璋率领、刘伯温当军师的起义军,互相争夺天下。
两军相争,邹普胜为陈友谅出谋划策,打了九十九次胜仗,但最后一仗,陈友谅却战败中箭身亡。这个战役就是1363年4月至7月的历时85天的“鄱阳湖大战”。
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当时刘伯温曾在朱元璋面前极力推荐邹普胜,召请他来共治天下。但邹普胜自友谅兵败之后,惭愧得无地自容,就隐姓埋名,取野鹤闲云之意,自名为何野云,以其青年时期所习天文、地理、土木建筑技术谋生。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何野云避祸至河南省南部淮河北的正阳县,至今其后人已发展到几十个村落,计有大邹寨、小邹寨、邹楼等万余人。其族人皆知其祖先来自湖北麻城。
云游潮汕
明洪武年间,何野云(一说其后人)从北向南流落到了潮汕——主要是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流传许多为民做好事,还替人看风水、治病、惩治“地方恶霸、神棍”,戏弄寺庙俗僧的故事。
何野云在潮阳筑仙城,建寨门,凿泉取水;可见其是一位通晓天文、地理、数术、建筑的道家,他在三门城建了一个乡里叫仙城,在贵屿风港建的“欹寨门”,自明至今历六百多年,不管台风、暴雨、洪水、地震,这个寨门一直屹立着。棉城陈厝沟古的“欹门闾”和四魁大厅也是何野云根据地形地势的特殊建筑设计,照道家术数排列,有利采光、纳气。他在河浦迭石山下所凿的泉眼,救活即将枯死的禾苗,被称为仙泉。
何野云在民间为人营造墓葬,或对一些风水墓地题联相赠,如其对潮阳郑氏神山三世祖在南山金七姑的回龙顾祖的墓地,就题联“龙虎伏降常不老,子孙拜扫永无疆”的联句,郑氏后代,总是津津乐道说其地“籍非其地为南山之领袖,何以见赏于神仙乃尔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