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东晋至五代时期,刘裕算得上一个卓越的君主。如果把他放在皇帝序列里考量,应该说他是一个佼佼者。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江苏省徐州市境内)人。南宋名将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他说的,其实就是刘裕的发家史。 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六交的二十二世孙。昔日祖宗的辉煌并没有让刘裕享受到人间温暖,他出生时,家住陋巷,父亲囊中羞涩,甚至雇不起一个乳娘。生母早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裕灭南燕的战役,他在征服南燕之后,回国陆续平定国内的叛乱,在外又灭了谯蜀,东晋国力大增,而且刘裕也是在多年的战乱中,尽量保证东晋的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的空间和时间,在蓄积国力之后,刘裕开始了在一次的北伐,这一次也是后秦国内打乱,刘裕看到了机会。 《宋书.武帝本纪中》荆、雍既平,方谋外略。会羌主姚兴死,子泓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公乃戒严北讨。 义熙十二年初,刘裕就已经调集四路大军分路进攻后秦了,最主力的还是檀道济和王镇恶这一
张丽华(559年—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所杀(一说被杨广所杀)。 入宫得幸 张丽华出身于兵家,因家中贫困,她的父亲、兄长都以织席为业。光大二年(568年),时年十岁的张丽华被选入宫,充当皇太子陈叔宝的良娣龚氏(龚贵妃)的侍女。陈叔宝一见张丽华就喜欢上她,从而得到临幸,于是便怀孕,于太建七年(575年)为陈叔宝生下
自410年至417年间,刘裕两度北伐,那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威镇北中国。当时,占据山东地区的鲜卑慕容氏南燕政权乘东晋桓玄之乱之际,屡次侵扰东晋边境。义熙五年(409年)2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刘裕兴兵北伐。于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收复青、兖两州,追获慕容超,斩首建康。南燕灭亡,东晋的疆域由此向北扩大到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带,与北魏毗邻。义熙十二年(417年),后秦主姚兴病卒,子姚泓继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刘裕乘机率大军分兵四路北伐后秦,进攻关洛。途经黄河,击败北魏军,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立,战争不断;南朝内部赋税、徭役、兵役的加重,官吏的贪污腐化,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使得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南朝统治者为了消灭人民的反抗意识,进一步依靠宗教迷信作为麻醉人民的鸦片烟。佛教给人们虚构了一个来生的世界,宣称人死灵魂不灭,根据在生的善、恶,或入天堂极乐世界,或入地狱受各种痛苦;它要求人民放弃一切反抗,忍受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苦难,而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来世”。这正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也从佛教教义中得到了安慰,只要信佛,并且做些“功德”,来世就可以继续享
祸国妖姬张丽华简介,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被长史高颎所杀。 张丽华出身于兵家,因家中贫困,她的父亲、兄长都以织席为业。光大二年(568年),时年十岁的张丽华被选入宫,充当皇太子陈叔宝的良娣龚氏(龚贵妃)的侍女。陈叔宝一见张丽华就喜欢上她,从而得到临幸,于是便怀孕,于太建七年(575年)为陈叔宝生下第四子陈深。 几年之后,张丽华又为陈叔宝生下第八子陈庄。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宣帝陈顼去世,陈叔宝即位,史称陈后主,封张丽华为贵妃。张丽华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檀道济的轶事典故 唱筹量沙 公元430年(元嘉七年),刘义隆出师北伐,任命檀道济总都督各路军事,不久宋军战败,粮草吃紧。檀道济军中有个
历史上众多良将忠臣因威望盛高、众人推崇以致帝王猜忌,招来杀身之祸的比比皆是,南朝刘宋大将军檀道济就是命丧于此,一身将相之才,却蒙受不白之冤,可见乱世之中,尽忠报国之心最终只能付之东流,固国之万里长城毁于一旦。 南朝名将檀道济简介 檀道济出身寒微,一生中大部分的时光都在军队中打磨历练,从军二十余载,从底层士兵一路晋升至大将军,在当时重视门阀制度的魏晋时期,可以做到平步青云,可见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与勇猛自有过人之处。檀道济一生金戈铁马、战绩显赫,将其累积的作战经验撰写成书,总结出三十六计,流
(檀)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南史·檀道济传》 在军事谋略中,善于进军是一种智慧,而善于撤军也是一种智慧,撤退有时候比进攻还要考验人的计谋。因为在退军的过程中,容易遭到追兵的分割截断,各兵种和各单位如何交相掩护,前后有照应,稳妥转移到安全的战略地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唱筹量沙”便是一出精彩的撤退大戏。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当时还是南北朝时期,北边的北魏正在和柔然部落交战,南边的宋文帝刘义龙觉得有机可乘,可以一举出兵收复北边的中原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檀道济死后,南朝在军事上转入守势,北朝则占据主动地位,屡次南征。后北魏曾南征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宋文帝刘义隆登石头城北望,面有忧色,长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