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心血来潮,问大臣赵普说:“天下何物最大?”一时问住了赵普。皇帝并不罢休,又追问下来。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这话有些风险,为什么不是皇帝最大,而是“道理”最大呢?如果,宋太祖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麻烦就大了。好在这位皇帝还懂道理,便连连称善,夸赵普答得好。 这段问答作为趣事,被人记录了下来,至今读来也倒颇有启发。 想想看,世上万事万物,充斥其间的,不过一个“理”字。天有天理,地有地理,物有物理,道有道理,法有法理,事有事理,情有情理;正如俗话所讲:有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天,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皇帝赵匡胤问心腹大臣赵普:“从唐末以来,皇帝换了几茬,战争不断,百姓深受刀兵之苦,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很想结束经常打仗的局面,让老百姓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普听了赵匡胤的话,想了一下,说:“老大,你能问到这事,真是老百姓的福气。其实,造成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一把手的权力太大,国家领袖无法管束他们,这叫做君弱臣强。想根治这种弊病,也没有什么困难的,只需要削弱地方政府一把手的权力,控制他们的财
说起北宋时期的宰相赵普,大概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性格了。而赵普冒死荐贤的故事也是被世人口口相传。据传有一次赵普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十分有才能,但是却一直没被发现。于是赵普就给宋太祖写了一个类似推荐信的报告,并且希望宋太祖把这个人招到朝廷里为官。但宋太祖看了赵普的报告以后并没有十分注意,因为他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因此就把报告随手扔在了旁边。而赵普看皇帝没有反应,于是第二天又重新写了一份报告上去,内容和前一天那份大致相同,但是宋太祖对此还是没有同意。网络配图于是第三天赵普又一次呈上
在众将之外,朝臣当中最有权势的就是赵普。这位太祖故人,和太祖关系极好,连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也对其极为尊敬。曾经有一次杜太后和赵匡胤谈起国事,杜太后非常担心,此时担任宰相的赵普入见,杜太后说:“赵书记,你要好好帮助陛下啊,有你的帮助,我才放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普在当年曾经担任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的掌书记,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杜太后就非常信任赵普。而赵普也确实有才,精于谋略,在赵匡胤一生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对待这位权臣呢? 有一次,赵匡胤和众大臣商议
这里首先要提到赵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既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亦有萧何安邦定国,抚慰百姓的才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相。 赵匡胤一生当中的几个重大决策,都是赵普献策。清流关绕道涂洲,击败皇甫晖,成为后周禁军统帅;周世宗柴荣时候,赵普献策,和其弟赵光义主谋,策划“陈桥兵变”,是拥立的第一功臣;宋朝建国之后,武将权重,赵普献策,“杯酒释兵权”,彻底解决中晚唐以至五代时期几百年藩镇割据局面;而强化中央政权,削弱地方权力的治国之策,先攻打南唐,后攻打契丹的对外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北宋赵匡胤时期的宰相,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显德七年(960年)正月,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早年经历 赵普,祖籍幽州蓟,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赵迥
太祖为何雪夜访赵普? 宋太祖巩固了帝位后,将全国统一的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那时,宋的周围,南有荆南、武平、南汉,西有后蜀,东南有吴越、南唐,北有北汉,依然是群雄并峙的局面。加上北边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夏国,虎视眈眈。面对小国林立、群雄割据,统一工作千头万绪。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制定一个统一的长远计划,是实现统一目标的坚强基础。这便有了“太祖雪夜访赵普”的故事。 《宋史赵普传》有一段这样的话: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宋太宗亲自撰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韩王。次年,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宋太宗亲自撰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韩王。次年,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宋太宗亲自撰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韩王。次年,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