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肱骨重臣,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之一。汉高祖八年前后,即公元前199年前后,刘邦率军东进,在东垣一带追击韩王信的残余反寇。与此同时,大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在后方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在秦章台的基础上营建未央宫。未央宫位于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故又称西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大约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其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四面筑有围墙。东西两墙各长2150米,南北两墙各长2250米,全宫面积约5平方公里,约占全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较长乐宫稍小,但建筑本身的
未央宫在今西安市西北约3公里处,北距渭河南岸约2公里,位于汉长安城所在的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龙首原地势最高点。“形胜”是汉长安城,也是未央宫选址的基本思想。 《史记·索隐》引韦昭云:“形胜”即“地形防固、故能胜人也”。“形胜”即山川地貌、地形地势优越,便于进行军事防御。据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渭水〔下〕》十九载,秦朝时有条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经过的路线后来变成山脉,长六十多里,头临渭水、尾达樊川。萧何建造未央宫,“斩龙首而营之” ,“山即基阙,不假筑” ,正是体现了“形胜”这一点。 “
未央宫兴建的时间、主持人及修建目的,《史记》和《汉书》中均有明确的记载。但何以取名“未央”,"未央”有何意义,文献上却没有任何说明。 “未央”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诗中的“未央”作“未尽”、“不尽”、“未已”解。关于《庭燎》一直有多种解读,“未央”一词涵义也因此偏差,且无定论。 汉代文献中有关未央的记录绝大多数是以宫名的形式出现的,特指“未央宫”。除特指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及文物中的“未央”多与“万岁”、“延寿命”等语汇同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丞相萧何主持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未央宫。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未央宫基本建成,成为汉帝国的主要宫殿。 新莽始建国元年(8年)十二月,王莽称帝,以未央宫为皇宫。 新莽地皇四年(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火烧未央宫。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光武帝巡幸长安并对未央宫进行了部分的修复。 东汉永和二年(137年),汉顺帝巡幸长安并对未央宫进行了部分的修复。 东汉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对未央宫进行修葺工作。 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被诛引发了
未央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宫殿,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漪兰、无缘等殿阁。 前殿 秦汉时代,宫城之中的大朝正殿称“前殿”。前殿筑于龙首山的山丘之上,《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就记叙了这个情况。 未央宫前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高台宫殿建筑之一。据文献记载,未央宫以清香名贵的木兰为栋椽,以纹理雅致的杏木作梁柱,屋顶椽头贴敷有金箔,门扉上有金色的花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殿,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未央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有
未央宫,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