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像唐太宗执政公开严明,鼓励大臣直谏,所以他手下有许多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而在这些谏臣中,最突出的当属魏徵,他经常进谏,提出过许多很好的建议,甚至常常与李世民当面争执,即使李世民大怒,也还是神色不变,坚持自己的看法。 公元626年,李世民下诏征兵,规定不满十八岁而个头高大的男子,也可以征。魏徵却扣住了这道诏书不发,太宗连催几次,他都不理。李世民大怒,召来魏徵训斥他大胆抗旨。魏徵镇定地说:“臣听说竭泽而渔,就无鱼可捕了。陛下将不满18岁但身强力壮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再到哪里去征兵呢?再说,
那一年,大唐一手抢险救灾,安定内部;一手端起猎枪,保家卫国,轻松解决了内忧外患同时爆发的困局。上下齐心、同仇敌忾是大唐君臣百姓共克时艰的不二法门。如何做到庙堂与江湖的同频互振,或许可以从贞观八年唐太宗在女人问题的态度上找到答案。 这一年,唐太宗看上了郑家的一个女子,要纳入后宫双宿双飞。 诏书已经先行发到郑家,册封的大内使者也选好良辰吉日要到郑家宣告皇帝圣恩。宫里和郑家自然是张灯结彩,一片喜乐。 这时,那个以直言极谏闻名的魏徵跳了出来。 原来,魏徵得知郑家女当年已经许配给一个叫陆爽的读
魏徵在历史上以敢于直言进谏闻名,魏徵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唐太宗对魏徵很是尊重,对他的意见建议很是看中。而魏徵对李世民的谏言不仅涉及政事,甚至连唐太宗的私事都在他的进谏范围之内。网络配图 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可见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一个帝王坐拥天下美女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魏徵有不同的看法。唐太宗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是一位贤后。一次她为唐太宗物色到一位姓郑的绝世美女。此女子正当妙龄,容貌倾城,品行无双,又是长孙皇后亲自挑选的,李世民自然很是喜欢,欣然应允,决定立刻娶入宫中
唐太宗贞观一朝的政治生态,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光明的时期之一,没有那么多见不得光的事。 即使是有玄武门之变的血腥,也只是首恶必办,魏徵、王珪等人没有因为和前太子李建成有过工作上的深度交集而被一网打尽,反而是委以重任,步步高升。 太宗君臣之间都能掏心掏肺,坦诚相对,不用非要到民主生活会的时候才能红红脸、出出汗。 但政治就是政治,阳光下也会有阴影。网络配图 一代明君李世民身边,也需要豢养几个小人奸臣,来做一些仁君不方便做的事。 权万纪就是这样一个打手。 二 权万纪属于御史台监察系统
在历史上,贞观十六年(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众官,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厌恶这些议论,对侍臣说:“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用这杜绝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自称有病推辞,李世民下诏回答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依靠您,也是这个道理。知道您患病,你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世民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中国英雄造时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亲手缔造的“贞观之治”,历史评价是一个千古治世的光辉典范。魏徵(现作“魏征”)生前是他最倚重的谏臣,为啥死后,李世民将他亲手为魏徽撰文的墓碑砸毁了呢? (一)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灭亡,深深知道安生利民才是国家稳定富强的基础。他登临御座后,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使国家户籍增加,人口不断增长。 他重视法治建设,命房玄龄、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