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阙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笔下描写“七夕”的《鹊桥仙》无疑表明了古人的爱情观。这阙词中有两句画龙点睛之笔:一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说的都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是将这种爱情观发挥的淋漓尽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提起古代婚姻,不少人认为,那时男女没自主权,一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此种认识,尽管不能说是错误,但至少是“以偏概全”。 的确,唐宋以前,婚姻嫁娶一般要经过纳采(送礼、求亲)、问名(询问女子姓名、生辰)、纳吉(到女方家送礼、订婚)、纳证(男方向女方送聘礼)、请期(定婚期)、亲迎(成婚)等环节,古称六礼。到了唐宋以后,六礼已减为三礼,即纳采、纳币、亲迎。但无论怎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见面”等规定,都是政府
盐城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将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相亲联谊活动。对此,有网友发帖问:七夕鹊桥上相会的是“董永七仙女”还是“牛郎织女”?一部分网友认为是一回事,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是一回事,双方由此引发热议。 据悉,这一争论由来已久。专家表示,“牛郎织女”和“董永七仙女”不属于同一个故事,两对人物的起源年代、情节、结果都不相同。但故事阐述的中心思想是有一定关联的,皆为反映古代人们对自由爱情、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东台西溪景区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搞七夕活动,不但是对传统爱情的
首先,在回答标题之前,我们暂且了解一下七夕的起源。 网络配图 七夕又称乞巧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估计已经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那七夕又跟蜘蛛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史官又tm是在扯淡?憋急,我们知道,但凡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节日,都有该节日的庆祝仪式,七夕自然也不例外。像什么穿针乞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