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个情景:在一个偶然的瞬间,你步入了时间隧道,走到尽头处,发现有一个精美礼盒,从盒子上的文字获知,里面装着一张特殊的纸条,记录着你可以活多少岁,事业成功与否等未来的信息,而且告诉你这些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确认无疑的。那么你愿意打开它一览天机嘛?是不是既感到好奇又担心最终的结局?如果结局是好的,那还好说,若是不好的结局,会不会因此消沉,直接就堕落了?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中写了这么一件事:曹操因受到了左慈的惊吓患病,喝什么药都治不好,见状,太史丞许芝向曹操推荐了一个人,名叫管辂,说他
从来世间诸事,三教九流,唯独旁门左道最易蛊惑人心。对此种现象,既不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名叫做于吉的游方道士,因“普施符水,救人万病”,故而世人皆称“于神仙”。按说,这样一个人久居吴会之地,未必不是东吴人的福分。至少,以其一人之力,也不应成为东吴的祸患。 但不成想,就是这么一个万众敬仰、受人瞩目的江湖道士,却因为与孙策的偶然相遇,最终断送了性命。对此,很多人不甚理解,贵为江东之主的孙策,为何却容不下一个专注修行、工于医术的游方道士呢。表面上看
于吉是谁 于吉(?-200年,一作干吉、干室),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后为孙策所杀。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枫桥镇有干溪、干溪村、干溪道、干溪滩等古地名,据说与于吉有关。 在《三国演义》中,把
在《三国演义》中,把孙策的死归罪于于吉,其实不然。在正史上明确记载孙策是被刺客淬毒武器刺伤,最后身亡。在《三国志》中还专门保留了一段郭嘉对于孙策的一段评论: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这段评论就像是一段谶语,似乎郭嘉早就料到了孙策的下场。 当然,于吉和孙策之间确实有些纠葛。在《三国志》裴松之引《江表传》中曾经记载了孙策和于吉的这段恩怨。 当孙策刚刚平定江东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于吉在老百姓之间非常有名望。这位于吉经常往来吴郡、
于吉是谁 于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道士,按今天的地理名称来说,于吉是山东胶南人。让我们看一下于吉的介绍,就能更深刻地了解于吉是谁了。 于吉图 他设立了精致的住所,平常他就烧烧香,读读道书,还制作符水为人治病。正因为他给人们施药治病,所以被百姓称为活神仙,颇受人们的敬爱。 但是在当时,于吉认为孙策自制力不足,对吴地的治理不到位。加之孙策不相信于吉的鬼神之说,他认为于吉的行为简直就是蛊惑人心。所以他下令将于吉杀死,人民对于吉的死颇有怨念,他们说孙策会遭到报应。在不久之后,孙策就在战场上中了箭
于吉是谁 于吉(?-200年,一作干吉、干室),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后为孙策所杀。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枫桥镇有干溪、干溪村、干溪道、干溪滩等古地名,据说与于吉有关。网络配图 在《三国演义
于吉就这么被杀了,当然有信奉的人就说,于吉没有死,而是脱下皮囊成仙了。裴松之还引用了几家相关史料,大都是说于吉如何有神通,却依旧被孙策斩杀。孙策为什么要杀于吉,情况非常复杂,我们这里不说是不是于吉挑战了孙策个人的权威,而先说说于吉这人。于吉出场便被捧为神仙,地位崇高。我们要知道,佛教大约是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的出现,才有了道教的产生。道教就是为了对抗佛教而横空出世的,佛教讲轮回,道教讲修道成仙,这些和世俗政权有时是相抵触的,在中国,皇权永远高于宗教权,当宗教权挑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不是正史,尊刘抑曹亦是符合罗贯中所处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需要。关于“演义”与“正史”的区别,过去的相关文章已阐述很多,今天不再赘述。 然而书中所提及的五位仙人,即于吉、左慈、李意、紫虚上人、南华老仙五人,不仅是出现在书中,近年也频频出现在影视作品及游戏之中,逐步挑起演义迷和历史迷的兴趣。 那么,这五位如果论及道行和战斗力,谁最厉害呢? 个人认为战斗力排序,应该是这样的:南华老仙>左慈>于吉>紫虚上人>李意 南华老仙 从正史上来讲,中国古代的思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为“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单凭一个“怒”字,可以想到当时小霸王孙策对于吉这一高人是何等的怨恨。为什么孙策非要将这一高人杀了呢?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于吉出现的不是时候 孙策当时被孙贡家客所伤,疗伤之际又闻听郭嘉预言“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导致孙策肝火太旺,要誓取许昌。怒火冲天之际,袁绍使者陈震到,暂时缓和了孙策的情绪。于吉这时出现将孙策降下的火气又提了上来,所以于吉在孙策心中第一印象就不好。 二. 于吉挑
于吉(?~200年) 本 名:于吉别 称:干吉、干室所处时代:东汉末期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琅琊主要作品:《太平经》 于吉——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 于吉(?-200年,一作干吉、干室)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