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的历史,放到今天来说,是中日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不过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鉴真大和尚跟唐朝另一位光耀千古的佛学大师玄奘一样,都是“违法犯罪分子”——唐朝是不允许大唐子民擅自走出国门到邻国串门子的,换而言之,鉴真的东渡其实是“偷渡”,还一“偷”就是六次。 当然,与今天的偷渡犯们不同,鉴真大师的“偷渡”可谓“偷”出了水平,“偷”出了风采,“偷”出了日本后一千年灿烂的文化史。鉴真“偷渡”带走的,是盛唐文化之海溅出的一粒水滴,日本人小心地将这粒水滴保存了一千年,发出了钻石般璀璨的
近日,海南海洋文化研究会成立,征集相关论文,在所列举的论题中,多方涉及,却忽略对海盗现象的考究。在海南的海洋文化中,海盗故事和他们所埋藏的宝藏一样,被时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沉淀到了历史的角落。其实,在唐朝天宝年间,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之际,曾因受海南崖州大海盗冯若芳等人相助,东渡才得以成功,双方结下一段不浅的缘份,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成为历史烟尘中值得玩味的一段往事。 首次东渡 鉴真“被海盗” 大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犹如一枝艳丽的花朵常开不谢。在我国历史上,许多人都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作出过贡献,其中,最突出的则是鉴真。鉴真(688—763),唐朝高僧,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本姓淳于,十四岁出家,法名鉴真。他曾在长安、洛阳等地游学,后来定居扬州大明寺,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尤其精熟其中的戒律部分。他生值盛唐之际,在盛唐高度发展的科学文化熏陶下,对医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也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高僧。网络配图 中国和日本早在汉朝就有了往
鉴真东渡是干什么去的?鉴真东渡有什么影响和意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说到鉴真其实应该还是有不少人知道这个人的,毕竟在历史上还是非常的出名的,话说这个鉴真是一位大师,是唐朝的高僧,鉴真最为出名的历史事件就是东渡日本,一般人看的话,那就是给日本带去了佛教相关的东西,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呢?还有这个东渡都的影响还有意义还有贡献又分别是什么,下面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鉴真东渡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1、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当时日本天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学到了很多修持戒律方面的知识。除了研究佛法,他还努力学习建筑、绘画和医学,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僧人。 那时,日本有很多人仰慕唐朝的先进文化,
韦巨源(631~710) 本 名:韦巨源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京兆万年主要成就:四次被拜为宰相 韦巨源--唐朝宰相 韦巨源早年以门荫入仕,在武周年间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 长寿二年(693年),韦巨源以文昌右丞(《资治通鉴》作左丞)之职拜相,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长寿三年(694年),韦巨源改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当时,内史李昭德独揽朝政。韦巨源与豆卢钦望、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虽同为宰相,但都依附李昭德,不敢纠正他的过失。 证圣元年(695年),李昭德罢相。韦
鉴真(688~763) 中文名:鉴真外文名:Jianzhen(Ganjin),鑑真(がんじん)别 名:天平之甍、传灯大法师国 籍:唐朝民 族:汉出生地:江苏扬州出生日期:688年逝世日期:763年6月25日职 业僧人、医学家、翻译家信 仰:佛教主要成就: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扬州大明寺主持代表作品:《戒律三部经》注 音:ㄐㄧㄢˋ ㄓㄣ 鉴真——百折不挠东渡日本 初入佛门 唐代扬州佛教盛行,云集着中外僧人,佛
崔玄暐(639~706) 本 名:崔晔别 称:博陵郡王字 号:字玄暐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博陵安平主要作品:《行己要范》主要成就:参与神龙政变,复辟李唐 崔玄暐--唐朝宰相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秘书监崔行功器重。662年(龙朔二年),崔玄暐考中明经科,累迁至库部员外郎,后授天官郎中、凤阁舍人。 701年(长安元年),崔玄暐升任天官侍郎。他性情耿直,从不私下接受官员请托,因此受到权贵的忌恨,改任文昌左丞。不久,武则天对崔玄暐道:“你调职之后,官吏纷纷设斋庆贺,这会放纵
朱敬则(635~709) 本 名:朱敬则字 号:字少连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朝出生地:亳州永城主要作品:《十代兴亡论》《五等论》主要成就:劝谏武则天滥杀,选拔大量人才 朱敬则--唐朝大臣 朱敬则家祖辈均以孝义被世人称扬,从北周到唐朝,三代旌表,地方上都赞美。朱敬则潇洒倜傥,很重节义,年轻时就以辞赋知名。他与其堂兄弟同住,财产不分。又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特别交好。 咸亨年中(672年),唐高宗李治听到朱敬则的美名就召见他,与他交谈,很看重他,将要提拔任用,但被中书舍人李敬玄所贬毁,只授
杜景俭(?~700) 本 名:杜景俭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冀州武邑人去世时间:700年主要成就:唐朝宰相 司刑卿 相州刺史 杜景俭--唐朝宰相 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