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年四月二十八日,即位已满一年的宋英宗,为了证明自己依旧健在,在韩琦等人的安排下,终于从皇宫出来,到相国天清寺和醴泉观祈雨。开封城官民“欢呼相庆”,他们的皇帝陛下还好好的,大家放心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英宗盛装出巡,接受开封城黎民百姓的欢呼拥戴,用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展现出“君临天下”的能力和气度。原本坐在帘子后面垂帘听政的曹太后,此时似乎失去了继续垂帘的理由,帘子该撤了。 然而,按照正常的政治伦理规范,撤帘绝不能由英宗提出,也不能由宰相大臣们来说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即将赴任舒州的韩琦,被一纸调令留在京城,任右司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次年,景祐三年河东地震死伤万余、西夏元昊侵占边境诸州建立西夏国。 这两件事,让承平日久的大宋王朝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河东地震预示着上天的惩罚,视为不祥之兆。西夏元昊建国,脱离宋朝属国身份,且侵占边境十余州境,西北地区很可能,再次进入兵戈时期。 在此背景下,以韩琦、宋祁为首的“少壮派”士大夫政治集团,纷纷上疏发表自己的意见,抨击时政,要求朝廷改弦更张。同时他们在河东地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 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宋英宗时,参与调和帝后矛盾,确立储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后,坚辞相位,连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又反对“熙宁变法”。累官永兴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国公。 自熙宁七年秋起,韩
宋太宗、仁宗都曾在大名府郊外畋猎,并题数十首诗,被守臣贾昌朝刻在石碑上。韩琦到大名府任职后,把这些石碑藏在班瑞殿的衬壁内。韩琦为什么不向宋神宗进献先皇诗抄拓本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太宗、宋仁宗都曾经在京师大名府郊外狩过猎,其间也雅兴大发,题写过数十首诗词,贾昌朝任大名知府时就把这些诗词雕刻在石碑上。 韩琦在宋神宗时任河北安抚使并留守大名,却刻意将那个刻有先皇诗抄的石碑藏在班瑞殿的衬壁内。 有人就劝韩琦应该将那些诗词临摹拓本呈献给当朝宋神宗。 韩琦
韩琦工于书法,尤善正书,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书“师颜鲁公(颜真卿)而颇露芒角”。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琦生活在这样一种书风取向的时代,在史书中介绍他:“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宋史列传第七十一》),可见其读书勤奋,并天资聪颖。 在书法他也下过大功夫,《书林记事》一书中这样描述:“韩忠献少年贫时,学书无纸,庄门前有大石,就其上学字,晚即涤去。遇烈日及小雨,张敝伞自蔽,率以为常”,足见他在书法上用功之勤与艰辛。 韩琦受颜楷的熏陶很深,视觉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人如何?人们是如何评价韩琦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石介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其器魁落,岂视店楔。其人浑朴,不施剞劂。可属大事,敦厚如勃。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欧阳修 盖(杜)衍为人清慎而谨守规矩,(范)仲淹则恢廓自信而不疑,琦则纯正而质直,(富)弼则明敏而果锐。四人为性,既各不同,虽皆归于尽忠,而其所见各异,故于议事,多不相从……此四人者,可谓天下至公之贤也。平日闲居,则相称美之不暇;为国议事,则公言廷诤而不私。以此而言,臣见衍
史料记载,韩琦家聚书1万余卷,都经其亲手点校,丹黄粲然,列屋而藏,在安阳故里筑“万籍堂”藏书楼,与欧阳修的“六一堂”、司马光的“读书堂”同为大臣中藏书最多者之一 。其子韩忠彦之后,将藏书规模扩大至7000余卷,号称丛书堂,分为六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48《韩忠献公琦行状》:家聚书万余卷,悉经签题点勘,列屋贮之,目曰万籍堂。 《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文集)卷21《万卷楼记》:予闻故时藏书如韩魏公万籍堂,欧阳兖公六一堂,司马
韩琦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仕途上曾经为相十载,也曾被贬往地方任职多年。但无论在朝中为相,还是在地方任职,韩琦始终忠心报国,为北宋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韩琦能官至宰相,与他过人的见识分不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曾有人假造韩琦的信去拜见名臣蔡襄。 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后数度外出,历知泉州、福州、开封府事。 蔡襄心中虽然怀疑,却
韩琦在北宋内部享有很高的威望,《韩魏公集·序》称:“公历事三朝,辅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即使在辽和西夏,也是“夷夏具瞻”,以致于韩琦在宋神宗初年镇守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时,辽使过境,一定要告诫其部属不得有索求。 而按当时之例,辽使经过北京,与留守通信,均未书名。待韩琦就任后,来宋祝贺同天节的辽副使成尧锡却特意在信中书名,以表敬重。宋方每次遣使出使辽朝,辽人都要询问韩琦的近况。 《渑水燕谈录》卷2记载:
宋太宗、仁宗都曾在大名府郊外畋猎,并题数十首诗,被守臣贾昌朝刻在石碑上。韩琦到大名府任职后,把这些石碑藏在班瑞殿的衬壁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劝韩琦拓片摹本呈献给宋神宗,韩琦不同意,此人不理解他的用意。等到韩绛来大名府后,就把诗摹下,进呈神宗。韩琦知道后,叹息道:“我从前难道不知道呈上这些诗的好处吗?只是顾虑到陛下正锐意平定四夷,不该更引导他这样做。” 《智囊全集·上智部》记载:太宗、仁宗尝猎于大名之郊,题诗数十篇,贾昌朝时刻于石。韩琦留守日,以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