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人百相。北宋的许多官员虽贵为朝廷大臣,也照样改不了自己的脾气秉性,在个人形象和行事作风上,可以说是各有特色,各不相同。 晏殊像 宋太宗时曾任安州知府的张齐贤是个有名的大肚汉,吃饭时狼吞虎咽,而且好吃大肥肉块,完全没有什么吃相。张齐贤的饭量有多大,没人知道。一次宴请宾客时,厨师想看看张大人到底能吃多少,就偷偷在一边准备个大木桶,张齐贤每吃完一种食物,他就把一份相同分量的食物倒进桶里。结果,宴席还没结束,大木桶就盛不下了。 而当时的大诗人晏殊正和张齐贤相反,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
庆历二年(1042年),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节度使(今陕西西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后调到河南府,官衔被转到兵部。至和元年(1054)六月,晏殊因病请求回京城医治,待病好以后,再出京任职,仁宗特意把他留下来,让他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它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游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中祥符元年(1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 晏殊的政治成就与文学成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政治成就 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终于使元昊俯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 晏殊的官场时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官场时光 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撤消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召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 晏殊的人物评价与轶事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总体评价 晏殊性格刚毅直率,生活俭朴。他多次做州官,官吏和百姓对他急躁的性格很畏惧。他善于了解别人,富弼、杨察都做了他的女婿。晏殊做宰相兼枢密使,富弼做枢密副使,于是,晏殊请求辞去所兼的枢密使职务,皇上没有允许,他受到皇上的信赖和恩遇达到如此地步。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他能写各类文章,尤其善于写诗,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晚年仍专心孜孜地学习,不知疲倦。 名人点评 欧阳修《宋史·晏殊
晏殊是谁?宋真宗为何这么器重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晏殊14岁时,被江南按抚举荐进京,以神童入试。殿试第三天,他发现,“赋”的作文题目自己在十天前温习时就写过了。对常人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考前,有人想方设法带小抄,有人不惜动用大笔银两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托关系找门子让考官们透点题,这种情况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但当馅饼悄无声息、不偏不倚地砸到晏殊头上时,他却不知道珍惜,像个小学生一样,当堂举起了手。宋真宗问:小同学,你有什么事?他如实禀报:报告老师,这
晏殊(991年~1055年) 中文名:晏殊 别 名:晏同叔 国 籍:中国(北宋)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 出生日期:991年(辛卯年) 逝世日期:1055年 职 业:集贤殿学士,宰相,兵部尚书 主要成就:北宋婉约词宗师 代表作品:《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词 集:《珠玉词》 擅 长:婉约派诗词 字:同叔 谥 号:元献 封 爵:临淄公 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