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历史与文学的本质性差异和同一性关联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写道:“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三国演义》的写作主体显然没有历史和文学的区分意识,所以,小说文本没有呈现历史与文学的差异性理念,所有历史和文学的故事元素和话语表达都是被混淆界线与纠缠不清的。正是导源于先天性质的美学观念的局限,小说被涂抹成为既不是历史又不符合文学一般规定性的一个混合性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
在《三国演义》的教学和研究中,有一个习惯性的错误:说《演义》「总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建国以来出版的几种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小说史,大多如此叙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学史、小说史、辞典,仍然沿袭此说。以讹传讹,实不可不辨。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的说法,其实源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那份《三国志宗僚》。 但这里却包含一连串的错误﹕第一《三国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学者们并未仔细点数,只是约莫估计一下,便提出「四百多个人物」之说,即使是对《三国志宗僚》而言,也是不准确的。
三为成数 《三国演义》回目中包含数字“三”的竟有十五回之多:“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第1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第5回)、“陶恭祖三让徐州”(第12回)、“曹孟德会合三将”(第17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第22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第25回)、“刘玄德三顾茅庐”(第37回)、“定三分隆中决策”(第38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第39回)、“孔明三气周公瑾”(第56回)、“识诈降三侵孟获”(第88回)、“诸葛亮智取三城”(第92回)、“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第120回)等等。
王朗原本是会稽郡太守,后来成为曹操的部下。曹操死后,王朗和华歆一起成为逼宫的大臣首领,所以名声一直不太好。诸葛亮一出祁山,年已七十六岁的王朗自告奋勇随同曹真出战,自称能够把诸葛亮劝降过来。两军对阵,王朗在阵前想要诱降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反唇相讥,王朗急火攻心,倒下马而死。为何王朗会被骂死?其一,王朗是三朝老臣,而且又是文人,文人是极其爱面子的,被诸葛亮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那么多人尤其是部下的面骂“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情何以堪。其二,当时王朗已经是76岁高龄的老人,应该存在一定的冠状动脉硬化
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世界已经进入了特别注重颜值的时代,打开手机电视,报纸杂志,“高富帅”、“白富美”、“小鲜肉”这样的语汇会争先恐后地跳入我们的眼帘。 《三国》是本男人书,其中的女性角色特别是美女,比如貂蝉,比如甄后,比如甘夫人,比如江东二乔,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所谓“万绿丛中几点红”是也。 相比之下,男性角色中的帅哥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因为大家一直在执着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武力排名,今天我们就另辟蹊径,和朋友们扒一扒《三国》中的帅哥们。 在《三国演
《三国演义》开始时为何出现一条青蛇?青蛇的寓意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开篇,三国画卷随之展开。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三国的第一篇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可故事开头却不是这三位主角最先出场,而是一条青蛇。东汉末年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明明有那么多英雄豪杰,为什么首先出场的却是一条大青蛇呢? 青蛇者,伪龙也。因为青蛇对应着青龙,故而大青蛇或许可以进化成东方青龙。但它毕竟不是真龙,所以说这里青蛇先出场可谓讳莫如深。 据记载,建宁二年(168),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哪个好看?哪一本更值得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没有哪一段历史能够像三国历史那样广为人知。短短90年的三国历史,涌现出了太多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和周瑜等人几乎是家喻户晓,可谓是妇孺皆知。毫不夸张地说,三国历史是一部英雄史。 也正因三国的这股英雄魅力,许多人都被其深深地所吸引,往往想去了解更多的三国历史。而这时,许多人或许会遇到这种困惑:究竟是读正史《三国志》呢,还是读小说《三国演义》呢?而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