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隋唐英雄故事,目前一共有三个版本:清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清朝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各种评书艺人的评书《兴唐传》。《隋唐演义》没有提到十八条好汉,也没有阅读的价值。听过《兴唐传》或类似评书的人很多,里面讲到了四猛十三杰,加起来也是十八条好汉(十三杰有两位)。但是在评书里还出现一些英雄武艺高强,却没有排上名次,例如回马刀杀死李元霸的渔俱罗、四平山下一枪挑开李元霸与罗士信生死扣的罗松,所以《兴唐传》的英雄排名是有问题的。人们常说的隋唐十八好汉最标准的版本应该出自《说唐》,但鸳湖渔叟校订的
虽然历史上称呼宇文泰和高欢建立的两个魏国叫做西东魏国,但是对于宇文泰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东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同样的,对于高欢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西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 西魏和东魏隔着黄河和潼关对峙。两边都说自己是正版的北魏,但两边其实都是盗版的北魏,都是傀儡政权。原来的北魏的皇室现在只不过是个受人摆布的幌子。 幌子的背后是一个大的集团,这个集团叫做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是一个大的政治集团的统称,最早由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按照陈先生
北魏末年,北方的六镇戍兵起义,义军南下中原,陆续被镇压收编。其中来自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的一些义军军将,在乱后的政治风云中,逐渐构成了西魏、北周赫赫有名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主体。如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唐太宗李世民外曾祖父,追封北周文帝)、柱国大将军李虎(唐高祖李渊祖父,追封唐太祖)、柱国大将军独孤信(隋文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柱国大将军赵贵、柱国大将军侯莫陈崇、大将军侯莫陈顺、大将军宇文导(宇文泰侄子)、大将军贺兰祥(宇文泰外甥)、大将军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追封隋太祖),都是武
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裲裆与衣衫之间,故称其为半臂。 公元605年至617年间,隋代的女子流行半臂,这是将短袖衣服套在长袖衣服外面的穿法。 在中国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唐代女装中极为常见的新式衣着。这是一种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
《隋唐英雄》里面有个英雄叫单雄信。史料记载中,关于单雄信的记录其实是非常少的,只显示单雄信(?—620年) ,曹州济阴人,和一些生平记录而已,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了解单雄信的武器。 单雄信的武器是什么 单雄信的武器叫金钉枣阳槊。 单雄信的武器的描述 首尾长丈八,重一百二十斤。槊头为圆形如枣的铁锤,上面密布六排铁三钉。柄尾有棱形铁鐏。 史学家对单雄信的评价如下: 刘昫《旧唐书》: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 司马光《资治通鉴》: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
新文礼,《隋唐演义》中的人物,为弘霓关的总兵,坐下金睛骆驼,善使铁方槊,武功高强,后在瓦岗军攻打弘霓关时被王伯当射毒箭刺中他的左眼睛,之后军医抽出毒箭后死亡。新文礼:隋唐第11条好汉,隋唐英雄里“四猛”之一,隋朝弘霓关刺史,勇力绝人,足智多谋。 新文礼,隋唐英雄里“四猛”之一,隋朝弘霓关刺史,勇力绝人,足智多谋,“身长丈二,坐下一匹金睛骆驼,使一条铁方槊,重二百斤”。“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新文礼的坐骑是金睛骆驼,自称膂力胜过八匹马。“身长丈二,坐下一匹金睛骆驼,使一条铁方槊,重二百斤
银国公苏定方 苏定方是隋唐时期的一位带兵的大将军,生于592年,卒于667年,可以称得上是战功赫赫,一生都是在征战当中度过,为唐朝国土面积的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古代的很多文艺作品中存在着的苏定方却是一个大反派,文艺作品中的苏定方不知道为什么被描绘成了一个阴险狡诈、陷害忠良的人物,与历史上真正的苏定方一点也不相符。 历史上的苏定方堪称是战功赫赫,早年的苏定方只有十四岁的时候就跟随着父亲征战乡里,保护着家乡的百姓,所以家乡百姓都非常的信赖苏定方。后来苏定方归顺了窦建德,并且被高雅贤收为
湖北省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考古工作人员在襄城区余家湖社区实施文物勘探时,发现27座六朝隋唐砖室墓。 经发掘、初步整理,27座墓葬出土文物共计70余件,纪年砖和画像砖万余块。尤其是东晋纪年墓和南朝画像砖墓显得弥足珍贵。 据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东晋纪年墓砖室长2.2米、宽0.66米、高0.55米。墓砖侧面有铭文,墓中出土的铜镜、瓷盘口壶、陶罐、陶碗等也成为文物分期断代的标型器。 南朝画像砖墓砖室长7米、宽3米、高3米,由甬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每一块砖上都印有纹饰。考古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对联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要说的是有关寺庙的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上联:“尼洗泥泥净尼归”, 一男子妙对下联,惹得尼姑庵的尼姑羞红了脸。看了此联似乎与佛家的戒律格格不入,这又是怎样的一则对联故事呢? 一、寺庙与对联 公元前后佛教已经传入中国,隋唐达到鼎盛时期,虽然佛教不是“土著”宗教,却很好的与中国文化交融在一起,孔孟学说与佛教之间有着互补与呼应的思想共鸣,所以一提及寺庙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古色古香、 钟声悠扬
你们知道隋唐宰相制度的特点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即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三人皆为宰相。唐代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又有所改变,将内史省改名为中书省,内史令相应地更名为中书令,将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为侍中。 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都是宰相,尚书省的尚书令也是宰相,不过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在继位之前曾任尚书令,臣下为了避嫌,无人敢任此职,于是尚书令的副手尚书左、右仆射变成尚书省的宰相,这样就出现了三省四位宰相的情形。 后来因为中书令、门下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