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士兵的工资到底有多高?其实很多人都很好奇,唐朝士兵的工资其实得分两个方面来看,也就是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工资,这可完全不一样。
唐朝中央禁军包括禁军六军和神策军。禁军六军由唐前期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四军以及至德二年成立的左右神武军组成。此时,禁军兵额己远不如过去的北衙禁军,六军共约万人。神策军原来属陇右节度使管辖,因保驾有功,被代宗提升为朝廷禁军。在代宗、德宗主政时期,统治者以神策军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后盾,因而对神策军优赏备至,“享赐遂赢旧三倍,薪是塞上往往称神策行营,皆内统于中人矣,其军乃至十五万”。穆宗即位,“赐左右神策军士人迁五十缗,刘军、威远人三十缗,左右金吾人十五缗”。
十五万神策军,分别屯驻在长安及其西北长武、兴平等八镇,具有禁卫军和中央直属作战的双重职能。神策的待遇厚于其他各军。史载,神策兵整个0赐待遇是边兵的三倍,粮赐年粟36石,春秋冬赐21匹。当然应该看到,从基本标准来看,神策兵的粮食仍是12石,月粮1石,超过边兵三倍的待遇是在其他方面的补充。如在所有军队的赏赐中,皇帝对神策军最优,除日常优厚供养外,众多额外赏赐己成惯例。
唐代后期,中央军粮需求高速增长。贞元三年(785),“征关东卒戍京西者十七万人,计岁食粟二百四万解。今粟斗直百五十,为钱三百六十万缗。国家比遭饥乱,经费不充,就使有钱,亦无可粟可来”。是说皇帝为了招募更多的神策军,募兵标准更高,国家为保障17万戍卫京西士卒的粮食,就耗费国家财政360万缗。当时全国军队近100万,如果都按此标准计算,一年粮食供应要耗资2000多万缗。可见唐代后期的养兵之费十分惊人。
藩镇兵由唐前期的边兵演变而来,开元天宝年间,全国沿边地区设置9个节度使,两个经略史,率镇兵49万,安史之乱后,藩镇体制发展到全国各地。藩镇兵根据军事任务的不同,分为牙兵、牙外兵,外镇兵、州兵等等。牙军即守卫节度使治所牙城的军队,由于各藩镇强弱不一,牙兵编额多少不等,多则上万,少则上千。牙外兵即屯驻藩镇治所牙城之外的子城的军队,亦称外营兵,其兵额约占各镇兵的三分之一。
外镇兵是藩镇治所州城之外的各州县的军队,后逐渐变化为州兵。州兵是州刺史直接指挥的军队,随州的大小编员,少则数百,多则二千。唐后期,藩镇兵基本上为募兵,而且随着藩镇割据加深而不断增加,高峰时兵额达到八十万有余,占全国总兵力的80%0藩镇士卒衣粮全部由国家供给,故史称“官健”,意思是官府畜养的健儿。由于连年战乱,户口急速减少,应募为兵者不再满足“给春冬衣,并家口粮”,“日给一身粮及酱菜”的经济条件。
在朝廷和地方强豪势力在争夺兵员中,募兵标准愈来愈高,养兵费用越来越大。文宗开成二年(837)御史中压狄仁兼漠上书弹勃江西观察使吴士矩在任时,“应军中诸色加给创给钱八万八千贯,米一万六千三百石”,指出“县令刺史观察使,皆陛下守土之臣,守陛下土地财物,行陛下教条恩泽而己。非得盈缩自己,与夺自专……”。这是告发一些地方官员耗费国家资财,私召兵募的情况。
团结兵是州刺史掌管的地方兵,一般是在本地服役,不正式登入军籍,具有民兵性质。唐前期的团结兵多从富户强丁中征发,有免除服役的优待,但所需衣粮自备。安史之乱后,团结兵设置增加,官府要供给部分衣食物。如大历十二年(766 ),朝廷诏曰各州“差点士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练”,。团结兵无定制,各州根据财力和军事需要设置,一般大州上千,小州数百。团结兵耕战合一,农忙务农,闲时训练,战时以供征发。
防秋兵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为遏止吐蕃东侵而驻防京西京北的军队。防秋兵粮食标准为每年给月粮14. 86石,超过边军月粮的标准。防秋兵是各道派遣的行营兵,至京西北戍防享受“食出界粮”待遇,即“每出境者,加给酒肉,本道之粮,又留给妻子,凡出境一人,兼三人之粮”。除给自己需用外,其余部分按规定留给家人使用。
唐代中后期募兵制下士卒的生活待遇,由于兵种的差异,标准不一,其中中央禁军明显好于其它军队。一些地区的士卒生活艰辛。尤其在特殊情况下,无论是边军,还是其他军队士卒,生活都很艰难。如士卒回行途中,常常处于悲惨的境地。史载:至于兵募,尤令存恤,去给行赐,还给程粮,以此优矜,不合辛苦。如闻比来兵募年满者,皆食不充腹,衣不蔽形,驮募什物,散落略尽。既不能致,便流浪不归……其有衣资尽者,量以逃死兵衣给”。这是说士卒行回最缺乏衣粮,尽管行回兵有递粮,但归兵之口粮仍然微薄弱,以至于很多兵士还是食不充腹。
也正是因为如此,唐朝的地方军堪称虎狼之师,但是中央军养尊处优。造成了唐朝藩镇战斗力强大,尾大不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