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时期的宋国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秦齐楚魏赵燕韩,被统称为“战国七雄”,它们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几乎构成了当时中国的全部历史。其实,在“七雄”之外还存在着两个实力相当雄厚的国家,其中,中山国被称为“第九强国”,而宋国则被称为“第八强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宋国的兴衰史。
宋国的始祖,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周武王灭商后,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册封于殷,以奉其宗祀。然而武庚不甘心接受周朝的统治,因此在周武王驾崩后,便联合管、蔡两国造反,结果被周公姬旦平定、击杀。武庚被杀后,周朝本着“存亡继绝” 原则,将微子启册封于殷商兴起之地-宋,让他统治殷商遗民,以继续奉其宗祀。
宋国始祖-微子启
宋国版图最盛时(战国中期),据有今河南省东部、江苏省西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面积约有10万平方公里,并且都是膏腴之地。不仅如此,在周朝各诸侯国当中,宋国的角色极为特殊,不仅爵位最高(公爵),在封国内继续保留殷商的服色、祭祀等活动,而且深受周天子的礼遇,政治地位极高。
不过,由于王位继承制度的混乱(“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并存),宋国的政局一直比较动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宋殇公时期(前719-前710年)。当时,大臣华父督不仅公然弑君,而且还杀死大司马孔父嘉,迫使其子木金父逃往鲁国避难,后裔由此成为鲁国人。而木金父的五世孙,正是儒家创始人孔子。
“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
宋国的内乱持续多年,直到宋襄公子兹甫在位时(前650-前637年),才迎来振兴的时刻。宋襄公执政时,以齐桓公霸业的继承者自居,凭借着平定齐国内乱的功劳,纠合诸侯在盂地会盟,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然而,宋襄公的霸主地位遭到楚成王的挑战,后者不仅在盂地会盟时扣押他,并且在此后的泓水之战中完败宋国,使得宋襄公辛苦建立起来的霸业付诸流水。
宋襄公薨逝后,宋国的实力一落千丈,此后沦为晋、楚两大国争霸的“牺牲品”,战事连年不断,时间长达80余年,直到第二次弭兵之盟后(前546年),才获得喘息的机会。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宋国利用国内外和平环境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并“偷空”灭掉曹国(前487年),实力由此大有起色。
战国中后期形势图
战国初期,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楚国尚未从对吴战争的失利中恢复元气,秦国僻处西方,而齐国也因长期的内乱而实力不振,宋国虽然并未列入“七雄”之中,却利用各种难得的机遇继续发展自己,实力比春秋末年变得更强。不仅如此,此一时期的宋国经济也异常繁荣,包括商丘(宋国都城)、陶丘、彭城在内,出现很多商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宋国的实力在宋康王在位时(前329-前286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宋康王名叫子偃,是宋辟公之子,宋剔成君的弟弟,不仅仪表堂堂、天生神力,而且胸怀大志,很想恢复当年商朝的荣光。因此,等到宋康王逐兄篡位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使得宋国的实力不断强盛。
宋康王荒淫残暴的程度堪比商纣王
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宋康王先从攻击小国入手,以此来试探各大国的反应,一战便灭掉滕国。当发现大国对此毫无反应时,宋康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并将进攻矛头指向齐魏楚三大邻国,向东攻克齐国五座城池,向南侵占楚国淮北之地,向西取得魏国两个县邑,战绩堪称斐然。此时的宋国,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俨然成为“七雄”之外的战国第八强国。
凭借着一连串的军事辉煌,宋康王开始变得骄傲自满,不仅公然僭号称王,而且行为日渐乖戾暴虐。为显示自己的权威,宋康王不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见《战国策·卷三十二》),而且经常在王宫中彻夜狂欢,并让国民都喊他为“万岁”。对于劝谏他的大臣,宋康王无一例外都予以杀害。各国因憎恨康王的暴行,便将此时的宋国呼为“桀宋”。
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
宋康王的倒行逆施,为国家招致灭顶之灾。前286年,恢复元气的齐国,联合楚、魏两国攻打宋国,联军连战连捷,不久便到达宋都商丘城下。由于宋康王已尽失民心,因此国都军民拒绝为他作战,纷纷逃散出城。众叛亲离的宋康王仓皇地逃往倪侯的住所,但很快便被齐军搜出并斩杀。由此,立国800余年的宋国(前1114-前286年)灭亡,领土被齐、魏、楚三国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