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织田信长,有一面著名的“永乐通宝”大旗,不熟悉日本史的朋友或许会奇怪,日本人就算喜欢把钱画在旗上,也不必画上外国钱吧?
其实日本从平安、镰仓时代起,就大量使用中国铜钱,从12世纪中期到17世纪早期,中国铜钱一直是市场上的“硬通货”。
宋代对铜钱输出持警惕态度,一些有代表性的官员、学者认为,铜钱关乎国本,《四书》、《五经》等则是“中华上国”文明富强的奥妙所在,都不能随便流传到“四夷”去。因此日本只能通过贸易等方式“曲线攒钱”。
元朝消灭南宋后,大量宋代钱币一度成了“废钱”,且元朝皇帝并未如此前朝那样,把“废钱”回炉铸造新钱,而是转而把同样源自宋朝的纸币当成新的主币,对铜钱出口持开放态度,尽管日本是曾与元开战的国家,但同样因此得到了数量充足的宋钱。
不久后明代建立,一方面恢复了大规模铸钱,另一方面又在大宗交易甚至工资、犒赏等方面继续使用纸币,这样一来,明代就有了足够的铜钱可以出口,前期各朝中,产量最大、输出量最多的,是朱棣时代的永乐通宝,日本引进的自然也最多。
不过这时日本商业也开始发展,加上各诸侯间征战频仍,永乐通宝的数量显得不足,于是日本各地私铸了不少“盗版钱”。但日本本土的“盗版钱”质量很差,不仅气孔多,锡铅比例不对,且字迹模糊,甚至“平板光背”,许多地方的市场索性拒绝接受这类钱,造成不少混乱和麻烦。
永乐通宝
1485年,日本本州岛西部的强大诸侯大内氏颁布了日本首个“撰钱令”,此后120多年里,日本多个强势人物相继推出“撰钱令”,简单来说,就是规定了各种钱币间的兑换率。
织田信长的“撰钱令”是1569年颁布的,较大内氏晚了近100年,不过他的“撰钱令”最有条理,因此名气也最大。按照他的兑换率,1枚永乐通宝可兑换2枚“精钱(朱元璋洪武通宝以前、品相较好的中国铜钱)”,4枚“恶钱(日本粗制滥造的‘山寨钱’)”或“岛钱(比一般‘山寨钱’更烂的‘山寨钱’,日本人不好意思说是自己造的,就赖给海岛上的外国人)”。
日本最后一次颁布“撰钱令”是1608年,颁布者是德川幕府,“兑换率”和织田信长版相似。就在这一年稍晚,幕府发行了“庆长通宝”并定为法定货币,永乐通宝和各色“精钱”、“恶钱”、“岛钱”都被停止使用,“撰钱令”也就成了历史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