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水镜先生师徒两人谁更智慧?
每每提及“三国”,大家势必会想到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提到诸葛亮,就会让人想到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笔者突发奇想:诸葛亮与水镜先生谁更“智慧”呢?也许有人会认为伯乐和千里马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可比性的。可是,笔者倒是认为在大是大非与大智大勇面前,两位智者还是有可比性的。
诸葛亮巧借东风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后的三气周瑜,上演空城计、暗度陈仓、减兵增灶与司马懿的斗智斗勇的故事恐怕是家喻户晓吧;而水镜先生呢,他能提前算出刘备哪一天登门,一出场就算准了刘备准备逃难的尴尬处境,而且一语点醒了“蒙圈”了的刘备——狼狈至此乃缺谋臣,他还未卜先知:诸葛还没出茅庐,他便断定了诸葛亮的结局,虽遇其人,然生不逢时也。如此比较下来,此二位均料事如神,可谓百分神仙吧。
“华容道”之后,水镜先生再次现身也不说废话,直奔主题:“听说你要杀关羽,怎么几日不见,世事就审度不清了呢。”诸葛亮心中不服:“关羽放了曹操,又害我八卦阵被破,于情于理都该杀。”水镜笑道:“你杀曹操为何?”诸葛亮回道:“自然是为主公扫除障碍。”水镜不以为然:“杀之无名!这曹操乃是丞相,杀了他,你置汉献帝于何地,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你莫非想要让刘备弑帝自立?还是想让刘备替汉献帝当丞相?糊涂!真是糊涂!关羽误打误撞救你一命罢了!”诸葛亮听后,醍醐灌顶,背后顿生寒意……这就应了那句“一语点醒梦中人”吧。
水镜先生早在诸葛亮追随刘备之时就已经说“得其主而不得其时”。那个时候,水镜先生就已经眼观天下了——曹操方面已经牢固占领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而且还是在各方面最有优势的地区,无论人力、物力、地域资源都远远高于刘备势力,水镜说的这个“时”,其实就是这个形势。水镜先生明知道局势如此可为什么还举荐诸葛亮到刘备身边呢?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匹千里马,而刘备就是伯乐。水镜先生最终说服诸葛亮去辅佐刘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想让他真的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村夫”,作为老师的他也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打心眼里不希望这样一个旷世奇才就这样的被埋没,这或许就是做老师的最大心愿吧!
也有人说,水镜先生是好好先生,他绝对的“中庸”。可是,笔者却不这么认为,说到境界,水镜先生或许高于诸葛亮吧,他看透了乱世中的“梦一场,空一场”的结局,平和的心态让他“放下了”,诸葛亮也看透了,可就是“放不下”。
韩愈《师说》里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或许说的就是诸葛亮师徒二人吧?
三国志里水镜先生的徒弟有哪些 ?
孔明、庞统和徐庶
在他们师徒之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时候看小人书时发现的,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也许是后人杜撰的,但那种明畅生动的故事风格很好。
这日,水镜先生把众弟子都叫到堂前来说道:“你们今日要好生准备,师父明日在这里要考考你们,凡能过关者就可以出师了。”众弟子听了先生这番话或兴奋不已,或紧张抱怨,唯孔明、庞统和徐庶不动声色。
《诗经》《论语》《道德经》,《春秋》《左传》《战国策》……
经过一天的辛苦准备,众弟子如约都来到堂上,个个踌躇满志。只见水镜先生已经早早端坐堂前,他见众人到齐后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师父今天就出一道题,你们可都要听仔细了。”边说他边走下堂来,两旁弟子躬身听题,“今天午时三刻之前,凡能得到我的允许离开水镜山庄的,都算满师了。”
众人昨晚都苦苦背了一宿,不想今天师父却出了这么一道题,个个埋怨在心,却又无可奈何。水镜先生出完题后,又回到堂上闭目端坐。正在众人乱糟糟相互耳语之际,忽然,徐庶嚎啕大哭地从堂外跑了进来,他一下子扑跪在地,爬趴在师父腿上,泣涕满面地哭诉道:“师父,方才弟子的表兄前来送信说,家慈病重又思儿心切,故前来向师父辞行,请师父应允!”水镜先生听完依旧不动声色地说:“家母病重理当探望,允你午时三刻后回家探母。”徐庶又要言语,却被水镜拦下话来,“不必多言!”无奈,徐庶苦着脸看了看正在偷笑的孔明,而后走进堂下众人群中。
少顷,只听堂外有人高呼道:“大事不好啦!山洪来了,山洪来了!”话音刚落,就见一个浑身是水的泥人跌跌撞撞地闯进堂来。那泥人刚到堂前就累倒在地上,众人慌忙将他扶起,一看,原来是庞统!只见他哆哆嗦嗦地说道:“大家快跑啊,山洪来了,我差一点就被洪水卷走了。快,快跑吧,要来不及了。”众人一听都慌了神,纷纷欲起身逃跑。水镜一开始也被这阵势唬住了,但再细心一想便笑道:“众弟子不必担心,山洪既来,为何这里了无声响?”听这话后,众人觉得有理,又有几个走上前来说要出去打探一番,水镜一口否决。庞统也失手了。
孔明见时机成熟,就猛然站起身来,搀起一身烂泥的庞统,满怀同情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翻。而后,孔明指着水镜先生的鼻子,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道:“你这先生好不像个先生样子!我们跟随你学习诗书礼仪,到头来你却出了这么一道古怪题目来刁难我们!”水镜听罢,权若不闻,依旧纹丝不动。孔明将庞统安顿下来后,竟然径直走到水镜身边,怒视水镜道:“再跟着你这老头学,也是个不学无术!算我有眼无珠拜错了师父。”水镜一听这话,着实恼火,顺手操起戒尺就要打孔明。不想,孔明居然抢先一把拽过戒尺,嘻嘻哈哈地在水镜面前的桌上敲得砰砰作响,还把先生的胡子都扇乱了。水镜终于忍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命令众人道:“来啊!把这个没教养的逆徒给我拉出去!”
就这样,孔明被赶出了山庄。孔明在庄外摘下一根柳条后,就又返回庄上,走进堂前。只见他叩首跪地,双手捧上柳条,请师父责罚。水镜还一直怒气未消,但一见到孔明手里的那根来自庄外的柳条,先生就全明白了。
高人中的高人:水镜先生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可谓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部名著《三国演义》便描绘了不知多少的人物。这其间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将,也有英雄豪杰;既有当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真可谓群星璀璨,正如小说作者在开篇所列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这浩瀚的群星中,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全书着墨也很少。如果对整部小说加以回顾和品味,你就会开始对这个人物渐渐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位人物就是我们这篇文章将要讨论主人公---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司马徽。
在全书一百二十个章回中,司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现的。当时刘备被荆州刘表收留后,驻守于新野,但被荆州本土势力的代表蔡瑁所猜忌防范。蔡瑁设计招刘备赴会襄阳,却欲暗中加以陷害。在荆州另一位谋士伊籍的提醒下,刘备及时匆匆离宴冲西门逃去,演出了一段马跃檀溪的传奇故事。这位后来蜀汉政权的创立者就是在马跃檀溪之后,邂逅了给他后半段人生以精彩指点的水镜先生。
根据小说的介绍,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颖川人氏。小说对水镜先生的外貌描写也非常精炼,就八个字“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对水镜先生的住处草堂也略加描写,“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关于水镜先生,整部小说就这么多描写,却活脱脱将一位隐士高人的形象尽显于读者面前。刘备于马跃檀溪脱险之后不期路过水镜先生的庄上,于是当时历史上的两位显隐代表人物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两位人物的交谈重点是围绕着人才展开的。在此之前,刘备认为自己的集团人才济济,“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之所以事业不济,盖因于时机不济。可见,刘备为匡扶汉室的大业颠簸了大半辈子,却还连门都没摸到呢。水镜先生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刘备所缺的是经纶济世之才。在分析了一套“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等盖应在将军身上的所谓传统天人合一伦理之后,水镜先生直接向刘备道出了一个人才方案“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甚至告之以行动方案“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当刘备欲进一步详询时,水镜先生却一个劲地说“好!好!”,劝刘备早点休息,因为天色已晚了。但见高人讲话一向点到为止,就是不一样啊!
当晚,刘备就夜宿于水镜先生的庄上。肯定是因为疑惑于白天和水镜先生的谈话,晚上竟一直难以入睡。当晚半夜还有人拜访水镜先生,并隐隐约约有谈话,撩拨得刘备一晚都如坠云雾,以为是伏龙或凤雏到了。这一幕在《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马跃檀溪》一册中也有讲到,因为是描述夜晚,有那么两页画面黑乎乎的,这在全套《三国演义》连环画四十八册中非常少有。所以水镜先生很早就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恐怕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罢。
我们接着看刘备在水镜先生庄上的经历。第二天天亮后,刘备当然迫不及待地询问昨晚来人是谁,水镜先生则笑答“此人欲往投明主,已到他处去了”。殊不知这位半夜访客就是日后不久前来辅佐自己的徐庶,刘备仍然不得其解,又开始盘询伏龙、凤雏,水镜先生照样不停的笑说“好!好!”,仿佛就一直在和刘备打哑谜。一位在世间叱咤风云的英雄刘皇叔,到了这位山野隐士的面前,无论在思维方面还是在行为上真像成了一个小学生似的。最后,刘备在告辞水镜先生的时候,禁不住邀他出山相助,水镜先生答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刘备和水镜先生的第一次交往便这样结束了。
刘备和水镜先生的第二次交往则是出现在小说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这一次的描述就更简单一些,篇幅就一页左右。当时刘备已经往隆中去了两次皆不遇孔明,正在准备第三次。临出发时水镜先生竟飘然而至,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二次交流,也是最后一次交流。这一次晤谈,水镜先生就不再和刘备打哑谜了。不知是不是已经感觉到这位刘皇叔确实心诚,所以这回和刘备的谈话就直截了当。在寒暄了一段徐庶被诈去曹营的事情之后,就开始将话题转移到孔明正题上了。水镜先生对孔明给出了惊人的评价,其本领超乎管仲、乐毅之流,“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无疑更进一步坚定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决心。然水镜先生在辞别刘备出门之后,却留下了一句令人过目难忘的话:“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简直就已经将后来的历史给定格了。事实上也确如此,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嗟叹。身前已知身后天下事,水镜先生实乃高人!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另一句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后的命运和结局。水镜先生实乃三国时期一神秘大隐!真正高人中的高人!
后来又偶尔看到其他朋友更是做深度发挥,居然考证出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司马懿竟是八辈子之内的同宗,他们都是西汉司马迁的后代。整个三国历史的真正总导演就是这位水镜先生!所谓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等,皆不过跑龙套的角色而已,真正幕后的设计就是水镜先生,他的布局直接促成了司马家族最终得到了天下。可见真是太玄乎了,这里权且作一三国迷们的精彩演绎,但也足见水镜先生的人气所在了。其实在中国古典历史文化演绎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高人,比如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就是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在世俗社会之外,再去塑造一位洞悉尘世间现在和将来的超人间角色,在历史关头于恍惚中指引着世间的一些人和事,恐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固有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