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君主制以后,皇上还有后宫的娘娘们身边,就会有一大群服侍他们的人,这其中不但包括有需要端茶送水的宫女,还有需要干体力活的太监。这些太监基本上都是很小的年龄就被阉割,因为家里贫困,所以给自己找一条活路,进宫以后如果干的好的话,就有可能享受荣华富贵。
后宫之中明令禁止任何男性出入,别说王公大臣,就连皇上的亲生儿子都不可随意出入,当然太监不算,因为他们已经被阉割,不再具备生育能力。太监完全是为了满足皇室变态需求而产生的职业,一旦走上这条路,基本上就意味着不仅要承受心理上的折磨,最后要一个人孤独终老。
但是所有的事都没有那么绝对,在后宫里有一类男人就可以随意出入,却不受处罚,那就是太医。
网络配图
太医有时候也称为御医,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家庭医生’,只为皇帝或皇宫中的妃嫔及子女服务,有时候也被王公大臣求请到家中为家人看病,大多时候都是为有钱人服务的。总得来说,在当时做医生能进‘太医院’的,肯定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在地位上,太医这一职业刚刚出现时还是很高的,这倒是与现代社会有些相似。可在历史发展中,太医的社会地位却在逐步降低。到了明清时期,太医的品级最高不过四品,都抵不过宫中那些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同样都需要进出后宫,但为什么太监必须要被阉割,而太医却不用阉割呢?原因在于太监和太医的工作性质不一样。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太医为妃嫔及后宫女子看病的方式。看过宫廷剧的人应该再清楚不过了,太医入宫为妃子们看病,妃子一般都是坐在帘子之后,太医往往都是透过薄纱来观望病情。因为在古代,中医看病最讲究的就是切脉。可是在封建社会中,女人最忌讳手让别的男人摸,被陌生人摸了一下手就算是“失贞”了。更何况后妃作为皇帝的女人,太医更是摸不得。那怎么办?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妃子的手腕上,另一头留在屋外太医的手里,这就是传说中的“悬丝诊脉”,听着就觉得很厉害呢!但是太医这样做往往只是走个一个形式,并不能准确的判定病情。要是真遇到大病,就要找来薄纱将妃子的手腕盖住,太医也只能隔着薄纱切脉。
作为专门给皇室服务的太医,基本上是以男性为主,而又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所以多半是不会接受被阉割的这一规定的,如果要是需要严格执行这项规定的话,想必就没有人愿意成为太医了吧!
网络配图
其实大家都被影视剧带的跑偏了,像《甄嬛传》中温太医那样轻而易举就和皇帝的妃子同床共枕,还生下一孩子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些都是为了剧情需要,就像历史人物再丑,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却美若天仙,人见人爱,再说太医在给妃子诊治的时候,周围一大堆的宫女太监24小时的守着,哪里有二人世界可以谈情说爱,更别提暗通款曲了,不过更重要的还是以下两点。首先,太医并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帅气年轻,真正的太医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头,像一些更贴近历史的影视剧,哪个太医不是胡子一大把,走路都颤巍巍的老头,而且能够进入皇宫,当上太医,必是有所能耐,一般能够混到太医的地位,年龄必然也熬的很大了,而这就是所谓的资历。
其次就是太医并不是资格到了就能上任的,而是由各地保举而来的,太医这个职务可以近距离接触到皇家贵族,所以不止医术要精深,更重要的是身份要明确,每个太医进入太医院之前都会经过层层审核,否则一旦出现差错,不仅自己的家人要遭其牵连,同时作为保举他的地方官员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太医看病压力很大,根本无暇考虑其他。
《甄嬛传》中曾有一位姓温的太医给雍正皇帝戴了绿帽,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是绝无可能的,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太医看病时的压力非常大。为什么呢?古代宫廷御医看病,以取效为主,也就是必须短时间内见到疗效。
网络配图
而且皇帝还急等着要看药方,比如乾隆就曾下旨催促“快快的治”。中医用药,疗效本来就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太医们却得追求实效,短时间不见效,轻则受苛责,重则就要治罪了。
尤其是皇宫中还有这样一条规定,如果病人去世了,那么当时为其诊治的太医都要被革职或者治罪。所以很多太医在诊治时都是提心吊胆的,哪有时间考虑别的事情。虽然后宫的嫔妃们大都年轻貌美,但是当她们想到这层层宫禁的惩罚制度,应该还是保命重要吧。有人问,如果太医想借药杀人怎么办,故意开错药给嫔妃吃。放心这种事儿大可不必担心,入口的东西,在后宫以及整个紫禁城,那比门禁系统还要严格百倍,太医开好药方会上传到太医院院长审视,并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而且开药也是皇家专供,药材都是一等一的上等货,而且开完药后要让太监等负责安全的人亲口尝过才会给嫔妃们服用。所以有些东西别异想天开啦,真实的历史往往比咱了解的更周到。绿帽子只是老百姓口中自娱自乐的传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