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是佛教的最高领袖,佛家一派的掌门人,西游四人组最终的目的也是去他所在的大雷音寺求取真经,可以说是书中幕后的最大推手。
如来佛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法力,一般来说,他是不会轻易登场的,除非是特别难搞定的妖怪,他才会出来彰显一下“佛法无边”,比如说六耳猕猴、大鹏,这些bug型的存在。显然,整部书中若论法力的强大,他实在实在为全书第一人。
然而,我所想说的却不是这些,《西游记》毕竟是部文学作品,任何著作不可避免地都会带有作者的印迹,寄托着作者的某种理想。书中的人物也不可避免地在作者的加工创作下带有某种作者所赋予给他的奇异特性。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显然已经不能等同于传说中佛教的那个创始人释迦牟尼,他的经历也与那个传说中的印度王子越行越远,至于性格也是具有了许多中国特色,更多传承了某些中国人的特性。
细细品读《西游记》,我们便会发现,除去了诸多佛性后,里面的如来佛祖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而且其中的一部分还是鲁迅先生曾经深深批判过的中国人的“劣根性”。
如来佛祖的首次登场,是在《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当时孙猴子闹天庭闹得正嗨,一时间打遍天下无敌手,玉帝扛不住了,派了游弈灵官和翊圣真君上西天把如来佛祖给请了出来。如来佛祖可真不是盖的,一出手就把孙猴子给压在了五行山下。
有趣的是如来佛祖降住孙悟空,并不是凭借着一场恶战,而是通过一个赌约,以孙悟空的神通是否能够翻出如来佛祖的掌心。
由此可见,如来佛祖还是有些心机的,他掌握着无上法力,还是更愿意和孙悟空斗下智力的。
网络配图
对于孙悟空无比傲骄的心理,他是有所了解的,设立赌约的目的,是让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孙悟空更好地为他所掌控,按照他所设定的步骤,一步步地进入他预先的规划中。正是如来的循循善诱,不会耍手段的孙悟空爽快地跟如来打了赌,跳入了如来的掌心,也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显然,如来佛祖的这种处理方式,比起跟孙悟空真刀真枪地打上一场,省力了许多,虽然按照作者设定孙悟空是绝对打不过如来的,但也不至于还没出手就败下阵来的。
作者的这种写法,并不是为了省去过多的斗法精彩,而是很有用意的。
如果这回里的如来佛祖的心机深沉还只是隐性的,那么书中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中所展现的如来佛祖可就不那么厚道了。
这一次,西游四人组所碰到的妖怪,妖力并不是最为强悍的,法宝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笔者甚至认为,这应当是整部《西游记》中法力最高的法宝,没有之一。
这件法宝,最大的功效就是什么都能套住,不管是什么法宝,都逃不了这个魔咒,就连孙悟空的金箍棒也都被妖怪给收走了。
在搬请了很多神仙救兵都无济于世后,孙悟空只得跑到灵山去寻求如来佛祖帮忙。
这回知晓天地一切地如来佛祖玩起了深沉,并不点明妖怪的出处。
他对孙悟空说:“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从话中可以看出,如来佛祖还是有些顾忌的,最终如来佛祖派遣了十八罗汉带着“金丹砂”陪同孙悟空前去降妖,结果可以预见的,妖怪还是没被降住。
实在是没辙了,降龙,伏虎罗才对孙悟空说起,临出门时如来佛祖交待过了,这回再不行,那就只能去找太上老君寻求帮助了。
当时就把孙悟空给气得:“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
这次孙猴子也真是又被如来佛祖耍了一回,能不着急吗,孙猴子到兜率宫一查询,果然地,最终答案出来了,那妖怪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手中法宝叫做金刚琢,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也就吃过这圈子的亏。
太上老君一出马,事情就圆满解决了,西游四人组继续上路。
网络配图
这就要问了,如来佛祖这是要干什么呢,早点说出来,不是早就皆大欢喜了吗,以如来佛祖的法力,想要收服青牛也不是件难事,派出去的人却失手了,这又是玩什么把戏呢?
答案还是要从青牛精的主人公太上老君身上去找寻的。
这位书中道家领袖的面子如来佛祖还是要卖的,之所以先前不说破,也不是因为孙悟空太多嘴,要不后来也不会点破了。
这里的深层意思,你太上老君的人,我如来佛祖怎么好意思去收拾呢,打狗也是得看主人的啊,如果直接说破了,孙猴子直接找上门,说是如来的旨意,那可就太不给面子了,有了这番犹豫推托才显得后面点破的极不情愿。人家的至宝,也不知道能不能破去,拿个其它法宝敷衍下,既交了差,也免得伤了和气,皆大欢喜,他好我也好。
佛道教义有所不同,情义还是在的嘛,这才是如来佛祖所要向太上老君传达的宗旨。
为人处事方面,人情事故方面,正如他所宣扬的佛教般,如来佛祖还是玩得滴溜转的。
当年降住孙悟空后,玉帝也曾表示过感动天感动地的谢意,如来佛祖是这么回的:“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不是场面上的人,还真说不出这一番全面兼顾的场面话,果然是个心机boy啊!
这之后,在庆祝孙悟空被降的安天大会上,如来佛祖又显现出了另外的个性。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这个宴会期间发生的细节,可能很多人没有什么印象了,仔细品味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为了对如来佛祖表示感谢,席间各路神仙拿出蟠桃、紫芝瑶草、火枣等做为敬贺,从众神仙的言语来看,名义上这些是给安天大会的贺礼,实际结果上来看,这些孝敬全是入了如来佛祖的腰包的。
虽然说中国历来的传统习惯,场面上的谢礼是不可拒绝的,但这种让身边随从先把礼物收起再谢宴的行为,显然是有点急不可耐了,充分暴露出如来佛祖所具有的普通人类才具备的小农意识还是蛮强烈的。
所谓的“高不可攀”,所谓的“不食人间烟火”,所谓的“神秘莫测”,种种神仙派头都已经不存在了。
到了书的结尾,因为“无字真经”事件,如来佛祖的这种特性更被推到了极致。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写道,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后,西游四人组终于来到了圣地灵山,求取心目中的真经。先前一切都得顺当,后来因为没有向传经的阿傩、伽叶送“人事”(行贿),而取得了没有字的经书回去,事情最终被揭发,师徒四人闹上灵山。
如来佛祖笑着说:“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 ,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一部经只是念了一遍,收了三斗三升的米粒黄金,还是嫌少的,说是卖贱了的,听听这口气,话说得理由多充足,底气多壮实,很像是那么一回事儿,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分明就是一种贪财的表现嘛,在联系先前安天大会上的种种,如来佛祖的“高大全”形象可说是彻底毁了,还毁得荡然无存。
西游四人组通过紫金钵盂的交换最后取得了真经,这个波折的介入,只是为了补满最后的一难,却意图很明显地将如来佛祖爱财并“取之有道”的本性给暴露无遗。
而这一刻,如来佛祖身上的神性以及佛性被剥落,展现更为人性化的一面,想来这是著者的刻意为之吧,因为从其他如来佛祖登场的描述刻化来看,著者有意无意间给我们展示的并非完全是“神圣化”的如来佛祖。
书中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说起黄风怪的来历,灵吉菩萨说:“他本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为偷了琉璃盏内的清油,灯火昏暗,恐怕金刚拿他,故此走了,却在此处成精作怪……”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讲到乌鸡国王的经历,文殊菩萨说:“……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观音菩萨提到蝎子精的过往时说:“……他前者在雷音寺听佛谈经,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即着金刚拿他,他却在这里……”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哪吒向托塔天王李靖说起白毛老鼠精的身世:“父王忘了,那女儿原是个妖精,三百年前成怪,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差我父子天兵,将他拿住。”
这些妖怪与凡人要么是偷了如来佛祖的东西,要么是冲突了如来佛祖,总之,是在有意无意间得罪了如来佛祖的。
在高高在上的如来佛祖眼里本身如蝼蚁的他们,本来应该是不属于如来佛祖的关注对象范畴的。可是放到实际中呢,如来佛祖又是怎么做的,不是“着金刚拿他”,就是派了相关人员去追捕,最惨的还是乌鸡国国王被推在井里整整浸了三年,也真是倒霉催的。
这几回书中的如来佛祖形象,显然还是挺记仇的,并还有些小心眼兼小家子气。
凡是得罪过他的,总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已经不是佛性“无我无欲”的展现,而涉及到了人性的阴暗面。所谓“光芒万丈”的佛也降格到了芸芸众生中的普通成员。
网络配图
而当佛成为了人,也就更为“接地气”,让人再也不觉得遥不可及,更能容易近距离地触摸得到。
当然,这几回中也提及到了如来佛祖“人性化”的光辉一面。
狮子精治理下的乌鸡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又是身体被阉割过的,也就没有污乱后宫,乌鸡国国王后来也恢复了原样。如来虽然派了李氏父子捉拿白毛老鼠精,还吩咐了:“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意思天王父子手下留情。对于黄风怪如来也是“照见了他,不该死罪,故着我(灵吉菩萨)辖押”。
貌似这些“佛性”中的慈悲为怀,所夹带的是“人性”中的与人为善。这是人性格多面性的显现,有好有坏,有黑有白,有忠有奸,从来都不是脸谱化式的一个模式通到底。
在其他几回里,如来佛祖的其他小个性,更是被“披露”出来。
书中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降住孙悟空回到雷音宝刹,如来佛祖跟众佛讲起经过:“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虽二郎捉获。老君用火锻炼,亦莫能伤损。我去时,正在雷将中间,扬威耀武,卖弄精神,被我止住兵戈,问他来历……我与他打了个赌赛,他出不得我手,却将他一把抓住……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
叙述的过程中不无夹杂着得意洋洋之情,满天神将都无可奈何,还是他如来佛祖出手瞬间给解决了,末了还说,玉帝请他坐在了首位上,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炫耀了,虽然说的都是事实,也用不着这样“倚老卖老”的,谁不知道你的本事大呢,这也与佛们提倡的“不嗔不痴不喜不怒”背道而驰吧,这完全是凡人在讲述自己过往功绩时才应该显现出的感情嘛!
书中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两个孙悟空难分真假,最终闹到了如来佛祖的住地: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
正当满天诸佛莫测真假等着如来佛祖开口时,如来佛祖却是向观音询问起来,问他是不是知道其中的缘由。
这有意的显摆,很是形象地刻化出如来佛祖故意卖关子时的那种得意,知道了先不说,调剂下众佛的情绪,也显得自己的博学。
观音当然回答不出来了,这时如来佛祖说得就有些调侃意味了:“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得意的很啊,你们都不知道的,只有佛爷我才知道的,先是捧了下众人法力强大,再强调众佛也不是无所不知的,间接地也就是把自己给拔高了,以显自已的与众不同和无所不能,同时也将众佛的能力给贬了下,直接地由“粉转黑”了。
这还算没完,评点了众佛的“出众能力”后,如来佛祖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在观音菩萨“又请示”后,如来才说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
佛爷范儿十足,摆谱摆到这份上,全天下也就是独一份!就凭这傲骄,足以藐视天下一切众生,佛家创始人的名号可真不是盖的。
语气中所流露出的因高人一等、比其他人多懂一些的沾沾自喜,根本不是佛所应该的情绪,明明就是平凡人才能拥有的感情世界。我们的这位佛爷,也太拟人化了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精神,被他发扬得淋漓尽致,真不愧是“佛才”啊!
书中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在披露大鹏鸟的来源时,如来佛祖提到:“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孔雀)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这时的如来佛祖在著者的笔下,转换成为狠角色,杀意浓烈,出手狠辣,要不是,诸佛劝解估计佛家戒律之一“杀生”的干活也做下了。如此一个蛮狠的强人,确实离我们心目中的那个普度世人,慈悲济世的佛祖很远很远,倒是一股子扑面而来的凶狠劲令人印象深刻。
网络配图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来佛祖刚一修行有成,便祭起屠刀,狠下杀手,完全是“说嘴打嘴”的典型,曾经说过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式的牺牲自我型感化在哪里呢?看来,如果深挖起来,如那部过年时节上映的热门电影的女主角般,如来佛祖还是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黑历史的。
既有“佛性”的知晓一切,法力无边,慈悲心肠,也有“人性”的贪婪、凶狠、傲骄、仇恨、喜怒,《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已经不是那个传统佛教宣扬声称的如来佛祖,而是“佛性与人性”相结合,更偏向于人性更多一些的“小说化”如来佛祖。
这已经是一个不同与往重新塑造过的形象:他是佛祖,也是佛僧,既有神圣光辉,又有普通群像,可以是高高在上,也可以俯下身来。
种种个性展现中,他再也不是“会当凌云顶,高处不胜寒”的佛爷,他只是我们众多芸芸众生的一个折射点,他同样拥有着和我们一样的七情六欲,同样拥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
他的感情世界是可以被我们感知的,甚至于可以被我们预知的。
从神坛走下来由佛成了人的如来佛祖,展现了性格的多样性,拉近了读者与他的距离,也正是《西游记》著者写作的高明之处。
对于此,我想说,如来佛祖只是《西游记》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而矣,我们无需着非得去寻求本源就此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