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鉴、王导去世后,庾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东晋几乎就是他说了算。在别人看来,他春风得意,正可以大展宏图。令人吃惊的是,不久他就死了,因为患上了抑郁症。
他年纪轻轻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如果分析原因,那就是:做了亏心事,半夜鬼敲门。
他杀掉了陶侃的儿子
他做的第一件亏心事:公报私仇,杀了恩人的儿子。
网络配图
王导和庾亮水火不容时,曾接到一封密信,内容是:庾亮将要起兵废黜您,请您早做准备。
送信的人叫陶称,陶侃的儿子,任南平(今属福建)太守,是庾亮的属下。陶称为什么主动投靠王导呢?因为庾亮在荆州、江州一点点根除陶侃的势力,陶称兔死狐悲,深感危险日渐迫近,不如赶紧重找一个靠山。
王导一向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回信说:我和庾元规(庾亮字元规)休戚是同,这些都是谣言,到了智者那里就不会再流传了。(“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即使庾元规真的带兵废黜我,我就解职回家,又有什么可担忧的?
又说:庾亮是皇帝的大舅,你应该服从他的命令。
成语“休戚与共”即出于此,“休”指欢乐,“戚”指悲哀。意思是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庾亮得到这个消息,无比愤怒,决定清理这个“叛徒”。等到陶称拜见时,庾亮当众臭骂了他一顿。陶称知道大事不好,谢罪而退,庾亮随即派人逮捕他,立即处死。然后上书晋成帝,为自己辩护,列举了陶称四大罪状。
庾亮是泄了恨,但影响极其恶劣。
一、陶称也是一个市级干部,庾亮没有权力擅自诛杀这样的高级将领。他所说的罪状完全是“莫须有”,在朝廷引来一片非议声。
二、陶侃在庾亮最艰难的时候不计前嫌,伸出援手,帮他度过危机。临死前又推荐了他,可以说是恩重如山。他现在冷酷无情,翻脸不认人,手下的将士无不感到寒意阵阵,在整个荆州人心皆失。
北伐遭到众臣反对
第二件亏心事:军事战略犯致命错误,几千名将士白白丢了性命。
王导、郗鉴还活着的时候,庾亮就上书要求北伐。
成帝拿不定主意,让大臣们开会讨论,各抒己见。王导是他的“死对头”,不愿公开反对,沉默是金。
郗鉴直接顶了回去,说:大乱刚平,国家穷得很,根本不应该北伐。
蔡谟更是“炮筒子”,说:石勒虽然死了,但石虎作战勇猛。现在后赵的地盘还超过了石勒时期,当年祖逖都没有办法,庾亮怎么能够成功呢?
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庾亮无言以对。成帝于是下诏驳回。王导、郗鉴去世后,庾亮北伐之心不死。他先做了一项准备工作:派毛宝、樊峻率领1万精兵,驻守邾(zhū)城。
邾城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的对面,长江的北边。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陶侃驻守武昌时,不少将领说:我们应当派兵驻守邾城,北方多了一道屏障,南方不是更安全吗?
网络配图
陶侃笑而不答,也不派兵。下面的人搞不懂他葫芦卖什么药,反反复复地劝。一天,陶侃带着这些“主战派”来到江边,指着前方说:邾城在江北,我们如果派兵过去,供给是个大难题。士兵没有足够的食物,就会抢劫北方的人,胡人愤怒,必然要来攻击。邾城只是一座孤城,背后是长江,怎么能够守得住呢?这是个火药库,大家不要去碰,长江才是御敌的天险。
手下的将领听了后,恍然大悟。
6000多将兵被淹死
庾亮却做这种愚蠢的部署,可见他与陶侃之间的差距。
石虎一看,居然跑到家门口来伸手踢脚、耀武扬威,明显挑衅啊。他火爆脾气,哪里受得了,派出两万精兵围攻。
毛宝就是平定“苏峻之乱”时屡立奇功的优秀年轻将领,明白形势危急,向庾亮求救。
庾亮却是无知者无畏,以为邾城城池坚固,守住肯定没问题,在家坐等好消息。邾城很快被攻陷,东晋兵士溃败,逃往城外,但南边是茫茫江水。6000多人跳到江中淹死,全军覆没,毛宝也令人痛心地溺死水中。庾亮心灰了大半,向成帝谢罪,请求自贬三级。朝廷下诏让他恢复原职,不久,又拜他为司空,其余官职依旧。
庾亮推辞不受,从此郁郁不乐,忧闷成疾。
庾亮去世只活了52岁
渐渐地,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次问术士戴洋:我身体还能好吗?
戴洋说:你如果离开荆州、江州,肯定会好一些。
庾亮问:我离开的话就能摆脱厄运吗?
戴洋说:有点迟,但总比不离开好。
庾亮死活不肯放弃权力,交出荆州、江州一把手的官位。很快,进入了弥留之际。
网络配图
戴洋说:当年苏峻作乱的时候,您在白石祠中祈福,答应会奉献一头牛,但到现在都没有兑现,所以被神鬼困扰。
庾亮大惊说:确实有此事,您是怎么知道的,真是神人啊。
340年,王导去世后7个月,庾亮跟随而去,年仅52岁。当时有个僧人叫竺法深,说:有人评论庾亮是个名士,可是他心里隐藏的柴棘,恐怕有三斗之多!
“柴棘”本意是荆棘,后来比喻成心计。后来成了一个典故就是“胸中柴棘”,意思为居心险恶。
庾亮一辈子算来算去,但他缺少卓越的军事才能,更缺乏自知之明,属于“没有金刚钻,却揽瓷器活”的人。虽然地位超过陶侃,但空有壮志,一事无成。
但不管如何,他的风度翩翩、才思敏捷,在士人中依然享有崇高的声望。他的棺椁运回建康后,晋成帝亲自临丧。何充伤感地说:把玉树埋在土中,让人怎么受得了。庾亮去世后,庾氏的力量依然如日中天。但这个家族在历史上始终没有达到王氏的声望,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