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东汉时期千乘人,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因为卖身葬父他被当地县令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蔡茂上报光武帝,成为当时的孝子典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董永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记载于刘向的《孝子传》中,之后三国的曹植在其《灵芝篇》中也有相关记载,而东晋时期的干宝因其在他的著作之中《搜神记》中对董永卖身葬父的行孝主题着重突出,而且情节完整,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被广泛的流传。
时光荏苒,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董永传说经历了朝代更替,不断地融入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百姓的思想,从一个以孝为主题的故事,成为一个歌诵爱情,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中记载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董永家境贫寒,父亲死后他没有银钱为父亲置办丧事,于是就把自己卖给了当地一户富庶人家作奴仆。而天女助人的传说则最早见于曹植的《灵芝篇》中,但也只是一笔代过。而今我们熟悉的天女助人的故事,则是来源于干宝的《搜神记》中,天帝被董永的孝行感动,于是派天女下凡帮助董永,为他还债赎身。后世很多的戏曲都取材于此,如南戏的《董永遇仙记》和黄梅记的《天仙配》。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是董永传说的重要主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天仙配》为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做了深度的传播。现好今,董永传说已是中国一项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
董永卖身
董永家境贫穷,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帮助父亲种地拉车,父亲的意外去世,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拮据。他没有剩余的银钱给父亲置办后事,为了能够让父亲早日入土为安,本就孝顺的他就将自己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作奴仆,以换取银子安葬父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大户人家的老爷,原本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看董永孝顺又贤能,就赠予了董永一万钱让他能够妥当地置办他父亲的后事。当时他并未将董永看做是他的仆人,他只是觉得自己帮助一个值得帮助的人罢了。
但是三年之后,董永行完了守丧之礼,很自觉地去到富人家里,打算做工偿还债务。在前去打工的路上,他在槐荫树下碰见了一位女子,也就是七仙女,说是要嫁给她为妇。推托不下,董永就答应了,并带着她一起去富人家里。富人没有想到三年过去了董永还会回来。董永对富人说:“当初我受了您的恩惠,才能够安葬我的父亲,这是对我的大恩德,我没有什么能够回报您的,只有尽心尽力的服侍您,为您做工,以此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富人无奈,恰好知道七仙女会织布,于是就对董永说“如果你一定要这样,那么就让你的妻子给我织一百匹锦缎好了”。于是七仙女就开始给富人家织布,不到十天的时间,一百匹锦缎就织好了。
董永拿回了卖身契,又成为了自由之身。出了富人家的大门之后,仙女对董永说“我原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天帝被你的孝行感动,所以派我下来助你清还债务。”
董永遇仙
董永遇仙的故事从陈思王曹植的《灵芝赋》开始,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它所歌诵的思想主题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董永出生于东汉时期,“孝”在当时是社会的核心主题。董永遇仙故事的几个主要的关键点在于董永家贫、董永孝顺、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仙女下凡相助。但是这则故事的核心要素在于“孝”。汉朝时期推行儒家文化,“孝”是儒家思想中主要的价值观之一。且汉朝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的典范,汉文帝刘恒就是被列入二十四孝图的孝子典范。因此董永故事在当时被广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治环境的影响。
“孝”是董永故事产生的动因,而遇仙则是它的目的所在。它告诫世人,孝顺的人会有天神相助。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下,古代人民对于神灵都有一种特殊的尊崇,用带有神话色彩的方式,将孝道提升到一个神仙的高度,这样更便于让普通百姓接受。
董永遇仙,遇见的是一位长得很漂亮的,还善于织布的神女。这样的安排,实则是给予了那些因为家境贫寒而没娶妻的人、在政治上失意的人以及考取功名遭受挫折的人很强的心理安慰。漂亮又能干的妻子,是每个男人的幻想,在一定的程度上突显了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地位的相对低下。在最初的版本里,仙女是帮助了董永之后就走了,并没有后来董永与七仙女爱情。于他们来说,这场婚姻只是一场女方单方面的相助。后来在我们眼里的美丽的爱情故事,则是出现在元明时期,当时社会盛行戏剧,而情感的戏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孝”的主题也就慢慢地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爱而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