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身后总有伪作。汉代,李陵这个悲情人物《苏武李陵赠答诗》与《答苏武书》历来饱受争议,而王昭君的身后同样有着类似的作品和故事。
汉元帝时,匈奴由于连年的内外战争,国力消耗巨大,人民备受战乱的痛苦。《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在这种内讧频繁的局势下,形成了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的对抗。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最终,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协助下,歼灭了郅支单于得以归复单于王庭。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在且喜且惧之下,来到长安朝觐,以尽藩臣之礼。汉元帝为了增强两国的友谊,改年号“建昭”为“竟宁”,有长久安宁之意。呼韩邪单于入朝时,“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同时,呼韩邪单于提出“愿为天朝之婿”的请求。汉元帝同意,并决定挑选一名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这便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网络配图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巍峨,河水湍湍,父兮母兮,道阻悠长。鸣呼唤哉,忧心恻伤。”这些都在王昭君远行的背影里,化作含泪花絮,一路磕磕碰碰被风吹去。而当鸿雁在王昭君出塞的琵琶声里纷纷落下,她便成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落雁”。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并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但婚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便宜离开了人世。依照匈奴婚俗,父死,子可以娶后母,于是王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据《后汉书》记载,呼韩邪单于死后,复株累单于想娶王昭君为妻。王昭君上书汉成帝,请求返回中原,汉成帝拒绝了她的请求,敕令王昭君遵从匈奴习俗。
这就有了被流传至今的《王嫱报汉元帝书》: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而。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译文是:臣妾有幸被选为陛下专用的后宫佳丽,原以为可把自己的身体进献给陛下,死后也会留下我的芳名。却不料遭到画师毛延寿的报复,只好远嫁到异国绝域的匈奴,真心实意地以身相报陛下的恩泽,哪里还敢怜惜自己?如今只惋惜匈奴国内的人事变化难以预料,单于去世,我只能移情于卑贱的女工手艺消磨时光,天天向南遥望汉朝的边关,也只是白白地加重悲伤郁结罢了。臣妾家乡还有我的父亲和弟弟,只能盼望陛下稍施慈悲怜悯,让我返回汉朝吧!
然而,真是这样的吗?毋庸置疑,伪作!据《后汉书》记载,王昭君“上书求归”是在呼韩邪单于死后,而此时汉元帝已经去世两年了。
网络配图
对此,有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王昭君远嫁他乡,不知汉元帝已故。很显然,这是立不住脚的,因为当时的汉廷与匈奴的来往已经非常紧密,呼韩邪单于称“自己愿意做汉家的女婿,成为汉家的亲戚”,实际上已经等同于他投降了,依附汉朝了。
早在公元前50年,呼韩邪单于到五原塞希望能参加正月的朝贺。汉朝便派车骑都尉韩昌前往迎接,令所经过七个郡各派二千骑夹道护卫。呼韩邪单于汉朝留居一个多月,才回匈奴去。临行时他请求,愿留守在光禄塞下,一遇紧急情况就来保卫汉朝的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汉朝派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率骑兵一万六千名,又调边郡兵马数千,护送呼韩邪单于从朔方郡鸡鹿塞出境。同时,下诏令董忠等人留下来保卫单于,帮助他诛灭不肯顺从者,并转运边境的谷米干粮接济,前后共三万四千斛供给匈奴食用。而汉元帝即位之初,呼韩邪单于上书说其民众困乏,汉朝诏令云中、五原郡转运谷米二万斛接济。
网络配图
通过这些,我们应该看到汉匈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呼韩邪单于的匈奴政权依附汉朝即是为了得到汉朝的帮助。同时,郅支被杀之后,呼韩邪单于深深畏惧汉朝的威力,而王昭君和亲则是汉元帝在位16年办下的不多几件大事之一,他的去世王昭君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而且在两年后才作所谓的《王嫱报汉元帝书》,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文字的形象在于虚拟,而虚拟是为了在赞美有所同情,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大可不必纠结太多。所幸的是,复株累成为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后的11年,王昭君人生进入最稳定的时期,她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冷清的毡房里,照进了明媚的阳光,传出了孩子清脆的欢笑声。作为“阏氏”的王昭君特殊地位,对于汉匈沟通与和睦有着一定的调和作用,并使汉朝与匈奴相安无事。而这分明也融入了她的落雁之美。(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