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讲段隋朝的事。
张威是隋朝的开国大功臣,拜青州总管,得赐钱八十万,米五百石,杂彩三百段,权势和富贵都有了。可是张威尚不知足,在青州大治产业,鱼肉百姓。隋文帝知道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罢了他的官,撤了他的职,让他提前在家养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隋文帝祭祀泰山,群臣躬逢其盛,以前的老臣也都前来道贺。隋文帝看到了夹杂在人群中的张威,心有所动,对他说:“自朕坐拥天下以来,就对你委以重任,可谓推心置腹。可是你却不修名行,唯利是图,既不只孤负朕心,也连累了你一生名德。”
感慨过后,发现张威手里没有拿笏,就问:“公所执笏今安在?”张威顿首回答:“臣负罪亏宪,无颜复执,谨藏于家。”隋文帝说:“可持来。”张威第二日奉笏以见。隋文帝又语重心长地说:“公虽不遵法度,功效实多,朕不忘之。今还公笏。”于是复拜洛州刺史,后封睆城郡公。
上面所说的小故事中的笏,是一块狭长的板子,《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 是古代中国官员身份的象征,是他们朝见皇帝时的必备用品。
唐朝崔琳子的子侄辈有几十人在朝中做了大官,每年过节举行家宴,有一张用来专门放置笏板的坐榻上就会堆满了笏板,所谓“笏满床”成为了当世美谈,羡煞旁人,崔家也常常以此为豪。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就出现有那么一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个成语,叫做“袍笏登场”,原意说的是指官员打扮的演员登场表演,后来就直接表达为新官上任了。
按照《释名》的解释:“笏,忽也,备忽忘也。”也就是说,笏板最初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以将自己要对天子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为备忘提示用。《礼记·玉藻》的记载也说明了这一点:“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以“笏”备忘,确实很有必要。而纸张出现并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
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今阁门习仪,以先笏叩额拜,谓之瞻笏,亦不知起于何年。”这说明笏只是作为一种礼节器具出现,已经不是单纯用来记事了。“以先笏叩额拜”,即用笏板贴紧自己的额头向皇帝行跪拜礼,挡住自己的脸,眼睛盯着笏板,谓之“瞻笏”,避免直视皇帝,表示出对皇帝的敬意。陆游说“亦不知起于何年”,近代有学者考证,这一行为在商朝时代就开始使用了。
至于笏的制作材质,有玉、有象牙,也有木、竹等等。
《礼记》的《玉藻》称:“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可见,什么人用什么材质,是有严格规定的。
纸张发明后,皇帝不再使用笏了,则大臣的用笏又重新划定了等级。以唐代武德四年以后来说,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舆服杂事》称:“古者贵贱皆执圭,书君上之政令。有事,则搢之于腰带中。五代以来, 唯八座尚书执笏者,白笔缀手板头,以紫囊裹之。其馀王公卿士,但执手板,板主于敬,不执笏,示非记事官也。”
在唐德宗朝,出现过一个“击贼笏”的典故。《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段秀实列传》记:朱泚谋反,召段秀实议事,段秀实以笏击泚,大骂,被杀。后以“击贼笏”为称颂忠贞或正气凛然的典实。
清朝时,因为其朝服为马蹄袖服饰,大臣见到皇帝就得打马蹄袖“啪嗒”两声下跪,为了让该过程干脆利落,就废弃笏板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