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是陕西人,是著名的蜀汉将领。他的堂哥是威慑天下的马超。马岱祖上原是贵族,等到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了。后来因为叔叔也就是马超父亲的作为,马家的生活才逐渐好了起来。马岱崇拜兄长,一直跟在他的身边。
马岱图画(网络图)
在马岱28岁的时候,兄弟两人一起决定反曹。曹孟德为了报复,杀光了所有留在邺城的马家人。过了两年,马岱随着兄长来到了汉中,投靠了他们以前的对手张鲁。
他们受到了对方的赏识,马岱的兄长还被封了侯,差点就成了人家的女婿。可是过了不久,兄弟俩的才干遭到了张鲁手下的嫉妒,想要加害兄弟俩人。马岱只得和哥哥一起辞官。恰好在路上遇到了刘备,两人就起了归顺他的念头。后来,马岱跟随兄长一起攻打成都,不断十天,成都方面就投降了。9年后,马超就死了。那时的马岱尽管在行军路上,但还是披上了孝衣。马岱继承了哥哥的爵位,成为了马家家主。又过了十余年,诸葛亮去世。众臣陷入争斗的漩涡。马岱杀死了魏延,使蜀汉的局面控制下来。在这件事过去的第二年,马岱率领军队讨伐魏国,但被打退了。他在不久后就病死了,被埋在了蜀地。
新三国中的马岱由夏天扮演。在剧中,马岱为了蜀国勇往无前。他为了能够攻下城池,不顾危险在城外日日叫阵。他把有反臣之心的魏延斩杀于孔明的灵位前。其实他的武功是比不上魏延的,但他机敏应变,最终成功了。
马岱杀魏延
马岱杀魏延受到了当时朝中大臣杨威公的指示。那时,诸葛孔明去世了。在去世前,让魏延断后。杨仪让人去试探魏文长的意图,可谁知道他一点都不想听杨仪的指令。两个人都在主上的面前说对方谋反。
《新三国》魏延剧照(网络图)
魏延率先攻击杨威公。可是众人都担保杨威公。魏文长只得逃走。杨仪派遣了马岱去追杀魏文长。马岱不负使命,成功带回了魏文长的头颅。
但马岱杀魏延还有其他的版本。有人说诸葛孔明早就看出了魏文长有反骨,所以偷偷把马岱派到魏文长的身边做卧底。并告诉他,如果在他死后,魏文长没有听从他的指令,马岱就必须要杀了他。马岱之所以被诸葛孔明选为卧底,是因为他原先不是刘玄德阵营的人,那么他取得魏文长的信任比较容易。诸葛孔明很信任马岱,把一件能决定蜀国未来的事交到了他的手中。如果马岱被魏延策反,蜀国就会步入另一个局面。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杀魏延的经过是这样的。诸葛孔明死了。魏文长被先生料中了,不肯听杨仪这个最高指挥的命令。杨仪打开了孔明先生留下来了锦囊。向魏文长叫喊,谁能杀我。文长刚应一声,身后的马岱早已拔出了他的佩刀,准确无误地刺中了魏文长的胸口。魏文长只能演睁睁看着自己倒下。马岱干脆利落地拿回佩刀。马岱成功杀魏延让当时蜀国的局势稳定下来,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马岱为什么杀魏延
马岱杀魏延是因为魏文长的做法已经危害到了国家的稳定。在诸葛孔明去世后,魏延作为一个将军,不愿听从临时最高指令官的命令。反而在退军的过程中烧毁了道路,反攻了最高指令官杨威公。并且在主上的面前诬告了杨仪。
马岱形象图(网络图)
结果所有的将领都反对他。他被迫率领亲信逃亡。杨威公就派马岱杀死了魏延。马岱做事沉稳,武艺高强,是刺杀魏延的不二人选。 而且马岱去世的哥哥在军中的威信极大。由马岱出面杀死魏延,就不用担心有什么人会不服,发起兵变。马岱对蜀汉忠心耿耿,也不用担心他会被魏延策反。马岱虽然曾是曹操的兵,但他所有的家人都被曹孟德杀害了。他和兄弟二人在攻曹后经历波折才投靠了汉蜀,他不会背叛汉。杨威公对他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
后世对于马岱杀魏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魏延当时具备的强大的军事才华是当时蜀汉所有将领都比不上的。魏延当时烧毁栈道 是因为不甘心屈于杨仪之下。如果诸葛孔明一开始时让魏延在他死后总揽军权, 魏延也就不会作出对蜀国军队这样不利的事情。他是被冤死的。但也有人认为马岱是奉了命令去追杀魏延,不管魏延是不是无辜的,怎么都不应该怪到马岱的身上。
马岱杀死了魏延,稳定了蜀汉政权。蜀汉没有的了害群之马,内部团结了起来,大家开始一致对外,拉开了9次讨伐中原的序幕。
马岱怎么死的
马岱是病死的。在《三国演义》中平北将军在杀死魏文长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排除了战死的可能。但在《三国志》中写明马岱在公元237年病逝,活了54年。马岱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将领,在杀死魏延后还主持了北伐,但被魏国的牛金击退。
马岱影视形象(网络图)
事实上,在诸葛孔明死后,权力被分散。 姜维执掌军权,但他属下马岱的威望远高于他。在马岱死后,属于他的部队正式归属姜维,加大了他在军队的实际权力。马岱是马氏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他的兄弟都死于曹孟德之手。只有他和堂兄逃到了蜀汉,被刘备收留。马岱死得时候可以说是孤家寡人。所以有人认为马岱的心里是很痛苦的,因为心理上的压抑,导致疾病迟迟未好。马岱不是马家最出色的子弟,却是运气最好的人。几次遇难而不死,最后还受到了重用。
记载马岱死亡的《三国志》是西晋历史学家所写,是一部记载了三国历史人物的书籍。这本书不能算是第一手历史资料。他是作者以其他史书为依据整合成的。为了慎重,他删去了所有不可靠的资料,所以《三国志》的内容比较少,有资料不足的缺憾。这本书只记载了客观事实,没有作者主观的评议。但因为作者是西晋人,西晋继承于三国的魏,所以关于魏国的内容较多,吴蜀的内容较少。 最早的时候被分成了三本流传,在北宋的时候归于一本。在记载时间上来说,它排在了中国史书的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