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院自古以来就是个争议颇多的地儿,有李白这样的名人雅士把这地当做天堂看,也有不少的墨客对之避如蛇蝎,可无论何时何地,甚至是画风极为黄暴的唐朝这都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事业,还有那里“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的妓女更是令人摇着头叹一句世风日下啊。这何时何地不包括我们辈出璀璨的大宋。这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来,脸黑心却喷了白漆的包拯兄就曾审过这样一个案子,也因为这个案子青史留名,但这桩千古奇案却有个虚幻极了的名字——狸猫换太子。各位看官别急,今天的主题,与这案子没什么关系,我也没有闲心雅致来为大家解读
《东京梦华录》说,东京城中“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这里的“燕馆歌楼”,便是旧时的所谓“青楼”。又有人统计了一下,《东京梦华录》共有19处提及汴梁城内外的娼楼妓馆。宋朝的se情业是不必讳言的。不过有一点须注意,古时青楼并不等于“红灯区”,妓也不等于性工作者,训诂学著作对“妓”的注解都是指“女乐”,换言之,妓提供的服务是音乐、歌舞、曲艺,而不是皮肉。当然提供性服务的妓也有,但一般品质低下,大多数的妓是“卖艺不卖身”的。据宋人笔记《醉翁谈录》的记述,东京的妓女分为三等。上等歌妓“居处皆堂
关于陈世美,凡是看过包公铡驸马戏文的都知道他的故事,戏文里陈世美是一个典型的忘恩负义、抛妻别子,为享荣华富贵,为攀附公主而心狠杀妻杀子的负心汉、狠心郎。但关于为他翻案的说法,我还是小时候从父亲嘴里听起过。那个时候,刚读初中,因为酷爱历史,也多少看宋朝的故事,看到有关陈世美、秦香莲的一些故事时,父亲就给我讲了关于陈世美的另一种版本。在父亲的讲述里,我基本捋清了一个大概,故事的大意是陈世美之所以被后人谩骂,全拜他的一个同窗好友所赐。 这个版本里的陈世美,靠着自己的学识,总之是靠着自己考取了功名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而说到蹴鞠的起源,《太平御览》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令军事无事,得使蹴鞠。”可见在当时,蹴鞠是国家军队训练士兵体能和技巧的重要训练项目。 在汉代,由于汉高祖刘邦这位“超级球迷”的推行,蹴鞠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皇宫内开始出现专业足球场,即所谓“鞠城”,设有专门的球场,四周
在宋朝失业,不必担心饿肚子。朝廷的粮食储备,除了给官员发薪水、养兵以备战时之外,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赈济。此类记载随处可见。如《续资治通鉴长编》说,熙宁七年(1074年),河北东路失业流民甚多。三月,神宗赵顼批示:“比来流民往京西者,经过京师,恐无资粮,或致饿殍,可相度赈济。”朝廷遂“赐五万石下河北东路提点刑狱司,赈济流民”。口粮也有具体救济标准:“给流民米,人日二升,幼者半之。” 皇佑初,范仲淹在杭州任郡守期间,由于浙东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因此逃荒流徙失业者比比皆是。为了救济失业者的生活,安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状元冯京,字当世,生于广西宜州,后落籍湖北咸宁。累官至参知政事与枢密使。他长于文学,工于书法,在官场敢作敢为,为北宋名臣之一。他是宋初著名宰相富弼的女婿。 冯京出世之后,家境就日渐贫困。十七八岁时,经商的父亲冯式又一命归天,因此更加窘迫。在读书求仕的过程中,冯京曾一度游学到浙江余杭县,由于拖欠了房租,被官府逼勒甚紧。他无计可施,便在寄居的寺庙的墙壁上题了一首小诗: 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 吁嗟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此诗大意是:以韩信和项羽自
2016年3月11日讯,《涑水纪闻》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笔记之一,作者司马光,一位伟大到不需要详细介绍的历史学家。鲜为人知的一点是,这部笔记跟其他文人墨客撰写的读书随感、见闻志异不同,它其实是一部“素材集”。 司马光编完《资治通鉴》后,已经累得“目视昏近,齿牙几无”,却依然壮心不已。因为《资治通鉴》止于北宋建国前,所以司马光打算再写一部《资治通鉴后纪》,把北宋开国以后的历史记载下来——虽然这一任务最终没有完成,但是想一想那个风烛残年的糟老头子还在琢磨着为祖国文化事业出一份力,是不是足以令
古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被录取后,对应身份是举人、贡士、进士。科举录取比例比现代高考低很多,而且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不同年份都不一样。唐代的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据《朝野佥载》:“乾
代孕这码事,赵飞燕没能成功(见《古代艳后“借精生子”很疯狂》一文),却不代表着没人成功过,譬如,清末成书的畅销小说《三侠五义》里,就有这么一出唱段。小说故事大抵是这样的:宋真宗年间,刘妃、李妃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临盆之际,遣了几个亲信,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了李妃所生之子,并藉此污蔑其生下了妖孽。真宗闻讯,自然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除了劲敌,自然顺利转正,坐稳后宫第一把交椅。后来,这段宫中往事,竟被包青天发现了端倪,竟扯下脸来冒犯太后天威,于是,就有了“狸猫换
读史书读多了,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个王朝的创业之君,都会拥有很多儿子;而每个王朝的末世之君,往往会出现没有子嗣的现象。 举几个例子。 西汉的开国皇帝高祖刘邦,有8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满清的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最不济的,宋太祖赵匡胤也有4个儿子。 放眼望去,真是一派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了王朝的末年时,就是另一派人丁凋零的惨象了。 比如,西汉从汉成帝刘骜开始,就陷入了没儿子继承皇位的怪圈。之后的继位者汉哀帝、汉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