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宋以后儒家理学的大师,他建立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所著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定为士子必读教科书。学识渊博的朱熹,其实同时还是一位反腐斗士。网络配图 朱熹强调做官要公。他说:“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朱熹一生从政九年,职位不高,但始终受百姓爱戴。因为他惩贪官、正官风、举荒政、薄赋敛、纾民困、育人才,始终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曾六次弹劾台州知府唐仲友。唐
鹊桥仙,词牌名,这个需要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这个词牌一般用来咏诵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严蕊的《鹊桥仙·碧梧初出》写的就是七夕时的景象,词中事物虽然写的很是详细,但是不免有着几分凄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词的上阕,严蕊起笔自然,虽然她观察事物很是细致入微,但是表现的却有几分凄凉之感:偶尔轻坠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初开桂花才吐着馥郁清香,还有水塘中盛开已久的荷花也开始慢慢凋谢了。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希望织女能给自己灵巧的手艺。远望高挂的明月,它洒下的清辉如水一般清澈。农历的七
在绿树成荫的永康市马铺山卧龙岗,有一座南宋古墓,墓前两侧有八字形石质翼墙,右刻“光昭日月”,左刻“书上中兴”。这座大墓的主人名叫陈亮,他一生反对议和,主张抗金救国,具有积极的用世精神。学术上卓著独到的见解,使他成为朱熹理论上的对手。 陈亮 陈亮(1143年-1194年),号龙川,婺州(即今金华)永康人,南宋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才华横溢,气慨豪迈,却一生坎坷。孝宗时,朝廷让各地推荐人才,婺州官府以解头荐陈亮,因他上《中兴五论》,反对和议,力主抗金,当权者认为其为人处事过于极端
宋代是程朱理学产生确立的时期,后人常常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言论印象深刻,又对比唐代女性的开放,普遍认为宋代理学是迫害妇女的开始和典范。 其实,宋代女性地位一点不比唐代差,可参与的活动也很多。拿体育活动来说,内容就很丰富,还有女子相扑呢。 相扑起源于中国(敲黑板,划重点),在古代又称为“角抵”,既是一种竞技又是一种娱乐表演活动。 相扑在宋代发展到高峰,无论在贵族还是百姓中都深受欢迎。《宋史·乐志》记载宫廷宴会项目:“第十九用角抵,宴毕。”相扑表演成宫廷宴
靖康之耻后,由于南宋偏安一隅,无数仁人志士都想建功立业,收复北方领土,温州人叶适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在国家如此危难之际,朱熹理学却提倡性理空谈的道德修养功夫,是很不合时宜的。 叶适以“功利之学”来反对朱熹理学。他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只重农业、轻视工商的“重本抑末”。叶适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反对当时的性理空谈。 叶适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出
中国古代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看过鹿鼎记的人都知道,韦小宝娶了7个老婆,艳羡多少当代男同胞们。究竟是谁规定男人可以一夫多妻,三妻四妾的七个老婆就是封顶吗?在古代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又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境遇?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提起古代的婚姻制度,相信会让很多生活在现代的男人羡慕不已。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古代时候的男子可以喜欢谁就把谁娶进家门,而又构不成重婚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妻四妾。而当皇帝的就更了不得了,何止三妻四妾,女人多的要用“后宫佳丽三千人”来形容。那么,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程朱理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程朱理学的意义 程朱理学的最大之说就是先理后气,理即道和德,所以先理后气的意义就是,道是长期存在的,顺道者也容易发现的好,逆道者则容易发展不好,这个和什么奴化有什么关系。别只看一句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指的是仁义礼智信等道义,即深奥的义理。而人欲则是指的反对天理的部分,比如贪嗔痴慢疑,而非吃饭这样的。 另外,岳飞也不是愚忠。岳飞守护的是道义。道义即要表的,如果岳飞反了,那你觉得岳飞是什么?还能够光照千古吗?这样的
中文博大精深,简单的一个词汇背后很可能就潜藏着丰富的意涵与学问。平时,人们将上街购物称作「买东西」,而其中的「东西」一词在现代的词典中解释为「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何一定要买「东西」,不是叫买「南北」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辞海》中关于「东西」的注解为:「物产四方而约举东西,犹如史记四时而约言春秋耳」,也就是说,因为一年有四季,所以历史就以「春秋」作为代称词,同样的,物产都源自于四方,因此就以「东西」来通称。 而在《巢林笔谈续编》卷上《买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熹治学勤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遂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