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特别是北方人,在骂人的时候,一般常用“他妈的”或者“你老婆的”之类,别人回骂也概莫如是。骂人与回骂,多局限在一个“骂”字上,图个嘴上痛快,真正越界去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如果实践了,则后果很严重。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应该不会不知道宋太宗和南唐李后主的故事,宋太宗就是一个“你老婆的”实践者,李后主的老婆小周后,被他完完全全、亲力亲为地“实践”了个遍。而本文的主人公,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则把“你老婆的”实践无限扩大化:但凡政敌之妻女,一律送进教坊当“慰安妇”。 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
明清北京城门有“内九外七”一说,而“内九”即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其又称前三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此九门亦称为“京城九门”。 自永乐帝迁都北京,因当时北京的城墙多沿用元代大都旧城,虽有修缮,但其各项设施并不完备。朝廷欲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修建,但京师九门的大规模修缮是在明英宗时,英宗在正统元年(1436年),决定对城池进行建设,而京师九门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项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便是阮安。 为迁都北京 明朝越南征调各
到武当山旅游的人大都是冲着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鬼斧神工的金顶造极、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而去。然如果到武当山旅游前能了解到武当山与明朝永乐皇帝的一段历史有关,那游览起来就更有兴味了。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率领的北方军队和建文帝朱允炆的军队共打了4年的战争,最后建文帝军队被打败。在朱棣军队即将攻破都城南京之时,朱允炆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假装*而亡,从地宫内逃出,从此隐居民间,改姓让名銮(中国现有让姓百余人,均为其后,笔者曾撰文
600多年前,朱元璋将自己的陵寝选定在钟山南麓的独龙阜,自此,钟山获得后世帝王的特殊关爱,就连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南巡时,也特地前往明孝陵祭拜。另一方面,钟山王气也引来无数文人探秘,他们在游玩时和祭拜之余,对皇室的八卦津津乐道,并堂而皇之地将其诉诸文字。 朱元璋为自己 在钟山南麓选定陵寝 有人请奏迁走旁边的孙权墓,朱元璋说:“孙权亦是好汉,留他守门。” 明人张岱在他的《钟山》一文中,记述了自己游玩钟山的经过。 张岱写道:“钟山
核心提示:朱见深当皇帝时,看到一副宋人画的《子母鸡图》,母鸡带小鸡特别温馨,很有感触,不但在画上题了诗,而且还下令制造了这种杯上画有母鸡带小鸡 1300°高温 成化斗彩鸡缸杯,属于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子母鸡图 这个杯子是朱见深当皇帝时制造的。当时他看一副宋人画的
李时珍老师在《本草纲目》里提到琼玉膏的功效是:常服开心益智,发白返黑,齿落更生,辟谷延年。这药虽然不能成仙、长生,但令白发变黑发、没牙变有牙的生猛功效,也应该能令万众常备常服。而我看中的是“辟谷延年”这功效,延年虽不是长生,也应该是接近长生了,正如乔布斯说的:“谁都不希望死,即使是死后即刻能进天堂。”我自然也想活得耐烦一些。 按李老师的说法,通过服用琼玉膏来辟谷,就是"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只吃琼玉膏,不用吃饭吃肉吃菜,就可以接近长生。还不仅于此,关键是长寿的同时,还保持
朱棣对朱高炽的不待见和接连打击,使得父子之间的感情逐渐生疏,发展畸形。父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沟通,骨肉至亲形同陌路,而两人之间的感情与罅隙则要靠别人来维系与弥缝。某日,朱棣突然想见朱高炽,便命人去宣召他。杨士奇请求派户部尚书夏元吉去,因为夏元吉性格忠厚,同时也是太子的支持者。他怕朱棣派别人为使,会引起朱高炽的恐惧,很有可能在惊惶之际不辨真假,产生轻生的念头。果然,朱高炽在听到朱棣派人来召他时,非常害怕,几欲自裁。待得知使者是夏元吉后,心情大为放松,说道:“元吉来,必能为我调护,当且见之
还是朱棣在做燕王时,朱元璋便为他册封了王妃,那便是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徐氏“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诸生”即秀才,就是说她是一位女秀才,有如此才华,自然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一天,朱元璋对徐达说:“我与你是布衣之交,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朱棣配焉。”不知徐达此时是感到皇恩浩荡,还是认为君命难违,总之,立马就顿首谢恩了。 正式册封是在洪武九年,即公元1367年,这一年朱棣17岁,徐氏小他两岁,只有15岁。徐达的这个女儿虽是将门之女,却读书识礼才华出众,被册为
俗话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放在明朝身上,“国法”自然是指《大明律》,至于家规,当然就是《皇明祖训》。 比起《大明律》的如雷贯耳来,《皇明祖训》在现代历史爱好者中,显然是很低调的。然而,如果放在明朝皇室成员们身上,情况却恰是反过来——一个普通的明朝凤子龙孙,哪怕是最不务正业的“二世祖”,要给他说《大明律》,他也许会嗤之以鼻,但要给他搬出《皇明祖训》来,恐怕他会立刻吓得腿肚子发软,个别犯事且胆小的,当场晕过去的可能都有。因为,这是家法。 家法的制订者,便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号称“大明第一才子”的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解缙历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仕途曲折。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第,授中书庶吉士,初甚受朱元璋爱重。后因“抗直敢言”触怒朱元璋而罢官。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召解缙入宫,商量立太子的事。当时成祖十分常识第二个儿子朱高煦,想立为太子。但这也是民心所向。如果立第二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