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是典型的农民儿子。 他的原籍在安徽巢县。父亲是乡下的泥瓦匠,后来投身行伍,全家迁到保定府郊外定居。冯玉祥的原名叫冯御香——“朝罢衣冠沾御香”,也许,他们家从巢县迁到保定,也是为了离天子脚下近一点,好方便“沾御香”吧。然而,他们实际上过着农夫的生活,春耕秋收,拔草拾柴,每逢青黄不接之际,就要把家用杂物送去典当。 冯玉祥的性格非常敏感,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愤世嫉俗的种子。他恨当铺;也恨杂粮店,因为他们家日常吃的米面要靠杂粮店赊账;他恨鸦片烟,因为他的父母饱受其害;他恨贪官污吏;
北伐战争后期,爱国将领冯玉祥率国民革命军进驻开封。冯玉祥巡视后发现这座古城因连年战乱已经遍体鳞伤,就连开封市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宋代的国宝级文物铁塔,也是破败不堪了。冯玉祥很想为开封百姓做点好事,无奈自己连军饷都难以筹措,何来余力兴利除弊呢? 冯将军左思右想,突然灵机一动,径直来到经营金银珠宝的“龙凤祥”商行,对商行莫老板说,欲将亲生女儿寄养于此。冯将军名播天下,莫老板不仅满口应允,还知趣地拿出十万大洋劳军。 冯玉祥带着莫老板来到铁塔脚下,严肃地说:“这便是我的‘闺女’,你要好生照管哪!
作为中国开放较早的港口城市,上海一直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前沿阵地。欧美国家最为流行的节日——耶稣圣诞节,被开埠后定居上海的外国侨民带入上海,并由此推至全国,掀开了它进入华人世界的序幕。 华东师范大学刘芳在《制造圣诞》一文中说,从清末上海开埠到20世纪早期,人们还处于对耶稣圣诞节的观察阶段。上海人民通过观察租界里洋人放假、装饰及弥撒等节日习俗,对耶稣圣诞节有所了解。但是了解过程中也有偏差谬误,例如将耶稣圣诞节误称为“外国冬至”。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耶稣圣诞节成为最热闹的狂欢节日,同时
大学生饱读星象命理开档没饭吃 文盲“大师”擅打心理战赚得盆满钵满 “眉精眼企,白手兴家之人;碌碌无能,终生工水(工人)之辈。破落户穷极不离鞋袜,新发家初起好炫金饰。神黯额光,不是孤孀亦弃妇;娇姿媚笑,若非花底(娼妓)定宠姬……满口好对好,久居高位;连声是是是,出身卑微……一敲即应,不妨打蛇随棍上;再敲不吐,何妨拔草以寻蛇……”亲爱的读者,看了上面这段文字,你一定满头雾水,其实,这是旧时广州相士圈里世代相传的秘笈,字字句句都在传授如何用“心理战”的手段套出对方身份的技巧。对城内数百“从业人员
林纾属于民国初年的文坛怪人之一,像辜鸿铭、刘师培、严复、黄侃等人一样,都是古古怪怪的,他也大概属于这个类型。林纾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但他对外文可以说是几近一窍不通,大部分译著是与精通外文的王寿昌合作的;由王寿昌口述原意,他则以生花妙笔顷刻成章。如此这般,竟翻译了一百八十多部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书出版后,风行一时,有情男女几乎人手一册,赚尽了不少痴情男女的眼泪,也扎扎实实地感动了京城八大胡同里的名妓谢蝶仙。 谢蝶仙于是经常幻想:这个名叫林纾的作者,其文笔如
二奶和小三虽然在中国是违背传统道德观念的一个角色,但千百年来却从来没有消失过,也不可能消失,以前喊妾,还可光明正大,如今叫二奶、小三,似乎不受法律保护,对于某些官员来说还是触犯法律的,有相当大的风险,不过因为它的名头非常诱人,自然有人愿意为其前仆后续了,今天我们要看的是民国时期那些非常著名,又非法漂亮的小三们,她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应该是胡蝶了,胡蝶生于1907年,上世纪上海滩电影皇后。胡蝶与丈夫潘有声的感情本来非常好,但戴笠在抗战期间,于重庆幽禁胡蝶三年。戴笠欲在
民国的妇女节,有时花边趣闻反倒比庆祝活动更抢眼。 当时的妇女节,也是在“三八”这天。民国时,女权初起,当时的妇女节,又有争取女子权益和男女平等的内容。 很多高校,也因女权运动的影响,成立了女学生团体。而团体的领袖,用当时的头衔来称呼,就是“主席”。1931年,在上海就发生了这么一则趣事。 这则趣事,见于一位女同学的日记中。 事情是这样的。照往年的惯例,在当天的庆祝大会上,各个高校的女子团体领头人,都会轮流上台发表演讲。但轮到那位女同学的高校时,该校女学生主席一上台,台下的人就发现了猫
茅盾先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 《故乡》是鲁迅先生在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以“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性的扭曲,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故乡》运用白描手法,再现了“我”回故乡,同亲友邻居各类人
冯玉祥乘坐火车从北京前往新乡,列车没有报站,深夜蒙眬间匆匆下车,看到了岳王庙,这才发现提前下车到了河南汤阴县,距离新乡还有好几站地。 1953年,作家张恨水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旅行。张恨水经常乘火车周游全国各地。这是他第一次乘坐新中国的火车长途出行,对于火车里的一切,他都好奇地打量着。新中国的火车上服务优良、环境整洁、管理得法都使他赞叹不已。此外,他还提到一个很特别的细节:“我们坐火车,常不知前面一个车站叫什么站。现在除了在车座壁上,张挂三四份日历大的一张地名表,逐地更换。还有服务员常用无线
民国时期,政府号召青年参加集体婚礼,新人要取得政府颁发的“婚姻注册许可证”,还有医生开具的健康检查证明书,犹如今天的“婚检”证明。 民国广州婚俗:文明结婚开始兴起 1.清末民初兴起文明结婚,多发生在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并首先在这些大都市中的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阶层中流行起来。结婚程序大约为: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经双方家长同意而结婚,大婚当天,唱歌奏乐,证婚人在礼堂宣读结婚证书,新人在证书上签名,来宾祝词或演说送上祝福。 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礼制服章审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