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考”前后,都会热闹一阵子,人们议论最多的便是哪个职位多少比一,哪些职位乏人问津,也会有人津津乐道考场内外的奇闻趣事。在古代科举考试时期,一人得中,鸡犬升天。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一些雷人雷事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明朝末年艾南英在《天佣子文集》中曾写道:考试当天,考场打三通鼓,秀才们即便遇到大冷天,冰霜冻结,也得站在门外等候点名。督学大人则穿着红袍高坐堂上,围炉取暖。这且不算,秀才们得解开衣服,左手拿着笔砚,右手拿着簿袜听候点
从老画报上看到“盗亦有道”的故事,我总会饶有兴趣地多读一会,因为里边似乎展现出了人类伦理道德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且看1891年一期《点石斋画报》的报道,话说本地有个林秀才,以在西关坐馆为生,平日兢兢业业,颇受东家尊重。某一日,林秀才接到家书一封,才知老母病重,赶紧雇下一条船,匆匆赶到码头,急急就要出发。正当小船驶离码头之际,码头上突然蹿出两人,他们称着急赶路,恳请林秀才捎上他们同行。林秀才本是热心人,没有多想什么就同意了。 一路上,林秀才在船舱里长吁短叹,默默无言,其中一个搭船者就问道:“先生
公元1063年黄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
很多人告诉我说,明代的秀才地位很高的,朝廷给口粮,见官不下跪,胥吏不敢打…… 见官不下跪这一条,我查到了,也仅限于县官,如果是更大的官,该跪还昨跪。开玩笑,中了进士当了官,见上官都得跪,何况于一个秀才? 有人说,明朝没有跪礼,这都是清朝才有的——然后是BlahBlah,论证清朝如何万恶。《明会典》中有这样的陈述:网络配图 “嘉靖八年令、巡按、御史於守令官、不许作威挫辱。知府相见、不许行跪礼,凡官员公座。” 这句话我不是很懂,感觉上,应当是说知府见巡按不得行跪礼,但如果是知县呢?还有,
中国的科举大概是人类智慧所能创造出的、已达极限的、为权力制衡的内平衡法所需的、归属伦理培养程序了。不要说举人进士,单以考取秀才而论,其难度恐要远远超过而今的硕士。至于考取进士的难度,恐要远远超过获得“博导”头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朝代在行将崩溃的前夜,还有那么多道德文章足以垂范后世的原因。 古代的秀才有多难考? 程曦所著“中国历史佚闻”一书中统计了科举时代的一些数据: 可能成为未来官吏的读书人需要背诵下列书籍,“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想要做官往往要经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乡试是在各地方州府考试,过了这一关,才有机会参加由礼部组织的会试。 之后会试中榜,再以贡士的身份参加终极选拔:殿试。跟乡试、会试主要以考察文采不同,殿试掺杂了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你的长相、籍贯甚至你的名字等等,因为毕竟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加入了很多人个人好恶在内。网络配图 宋朝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京东人蔡齐和江西人萧贯都参加了殿试,文采不相上下,宋真宗就征求宰相寇准的意见,哪知道寇准是个地域黑,来了句“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
为什么古代文人的梦想就是考取功名,这个功名的分量在古代太重要了,哪怕是最低一级的秀才,也能相当于区县一级下辖实权部门的一把手,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大学讲师、教授。 秀才 清末4亿人口,文生员约72万,也就是秀才,加上武生员,合起来差不多是100万。400挑1的水平。成为秀才依然很难,历朝历代也不缺60岁都考不上县学成为生员的老童生。但秀才这个功名本身的地位一般,并不能当官,仅仅相当于高校讲师、教授。 中国古代,能够读书的人本来就大多是地主出身,才能脱离生产读书。秀才身份会成为他们作为地方
对联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常常是文人雅士之间消遣的方式,三五个知己好友坐在一起,写写对联锻炼一下自己的文字能力,另外从对联的巧妙之中还可以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是老少咸宜,既可以登大雅之堂,又可以从乡村野夫口中说出。 比如说清朝时期有个钱某中了举人,在没有中举人之前因为家贫,所以没有人愿意和他来往。过年也不走动。但是中了举人之后,前某人的亲戚都过来了。亲戚富豪争相来道喜,换做是谁谁都能感受到世态炎凉,这样的亲情不要也罢。 于是钱某人便写了一副对俩挂在门口,上联是:去年饥荒,五六七月
周星驰有句经典台词,是关于“一万年”的,想起就让人发笑。 南宋绍兴年间,有个金华女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别误会,她可不知道什么叫无厘头,她是非常严肃认真地对父母及媒婆说的:“征者,聘财也,万世不改之仪。若今从简,(我)颜面何存?”这句话用白话说,很搞笑:男人花钱娶老婆的规矩,再过一万年也不会改,如果今天打我这儿坏了规矩,我以后还怎么做人? 我仔细读了这则宋人笔记中的婚姻故事,得出的结论是,男方女方都没错,错在哪儿呢?错在当时的拜金流俗。男方因为家里穷,拿不出太多的钱;女方也并非就是嫌贫爱富之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水浒传》有白衣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