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朱标早逝的话,靖难之役也就不会发生了,关键是朱棣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长辈,这种从后背身上抢夺皇位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实际上当时建文帝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反而是被身处劣势的朱棣给翻盘了,那建文帝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时建文帝只有22岁,上位仅仅一年,早年被朱元璋分配到各地的藩王势力也逐渐壮大起来,等朱元璋去世以后各大藩王更是肆无忌惮,随时威胁着朝廷。建文帝也是担心自己资历不足,生怕八王之乱在自己身上重蹈覆辙,所以加紧对藩王的剥削措施,其中燕王朱棣被当做是重点对象。不过让建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朱棣竟然直接起兵反抗,至此靖难之役正式拉开序幕。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藩王起兵反抗的事例简直太多了,但直接把当朝皇帝给干下去,然后自己当皇帝的例子非常少,顶多是大家各自称王或者被朝廷给平复下来。因为朝廷的号召力和兵力是要远超各大藩王的,只要他们足够聪明只要说几乎话就能让其他藩王来对付你,所以藩王想要逆袭简直就比登天还能。关键是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一般藩王也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最后朱棣能成功,把太子的儿子给赶了下去然后自己称帝简直就是一大奇迹。
其实站在建文帝的立场来看,他削藩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晋朝有个前车之鉴,如果不能稳固住自己的权势可能也会出现大分裂的情况。但建文帝刚开始的做法实在有些过于粗暴、急于求成,会在心理上给这些藩王造成一些恐慌。其实朱元璋也对各地藩王抱有戒心,好在大家没发生什么大的冲突,但建文帝自己信心不足,而且认为燕王朱棣掌握的势力过于强大了一些,所以就主张让朱棣从北平徒封南昌,让他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人都是有警觉性的动物,朱棣也不是一个会任人摆布的藩王,况且一旦朝廷开始剥削藩王,那藩王肯定就不会有好下场,所以这也使得朱棣反抗的心理越发强大。
建文帝原本还想先拿一些小的藩王开刀,杀鸡给猴看,可惜朱棣不是猴而是只老虎,反而是给朱棣流出了宝贵的准备时间。加上朝廷内部很多武将都被朱元璋给杀掉了,只剩下几位饱读诗书的文臣,所以能够用来出谋划策、上阵杀敌的大臣已经寥寥无几。关键是建文帝还在用人方面出现了巨大失误,把六十万大军交给了贪生怕死的李景隆,结果李景隆前后三次战役竟使得六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且建文帝还没杀他。这也让朝中大臣感到非常气愤,认为建文帝待人究竟情面,丝毫不把军法看在眼里,从而在朝中失去了威信。
建文帝性格虽然温和宽厚、勤奋好学,但做事太优柔寡断,而且在道德方面的心里负担很重。朱棣每次都是亲自上阵杀敌,好几次都是虎口脱险,但建文帝却对手下说:“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无使负杀叔父之名。”意思是你们要是看到燕王,不要让我背上杀叔之名。那也就是说不要杀朱棣,导致士兵作战时也是束手束脚,生怕把朱棣给误杀了,这在战场上是大忌,建文帝能说出这番话就已经失败一半了。最后朱棣起兵成功,而建文帝则在一片火海中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