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雄伟壮丽,华美绝伦。但是,也由于采用大量木柱支承巨大的屋顶,而周围门、窗既全用木材,一旦着火,特别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其中,雷击是火灾最主要的起因。时人称其为“天火”。
屋顶的吻兽是避雷针吗?
1406(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这项工程共用了14年,建房屋9999间半。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然而,次年即因雷击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北京的雷电天气,始于惊蛰终于秋末。因此,雷击火灾多发在公历6至8月间。雷电击中木质房屋而酿成大火。在现代社会,可以用避雷针防止雷击,但数百年前的古人并是没有这种设备的,因此天火的屡屡发生几乎无可避免,且常常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过严格来说,中国人其实早在近千年前就已发明了避雷针的雏形。湖南现存的宋代慈岳寺塔重建于公元1100年左右,自塔顶有6条铁链沿6个角垂至地面上一定高度,用以防止雷击损坏;有的古塔还将这些铁链沉入水井,实现良好接地;中国古代屋宇顶上的吻兽、龙嘴伸出的舌须,有的用铁链或铁丝通至地下,这些都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但在古代由于缺少更加科学的计算、分析,所以原始的避雷针并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而也并未被广泛采用。
不过,这一设计仍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公元1688年,有一位名叫戴马甘兰的法国人来到中国旅行。虽然有关他在中国的具体信息已无从考证。但从他写的游记《中国新事》,却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
“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头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一条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巧妙的装置,若遇雷击电流,就从龙头沿线 下引地底,房屋不会遭到破坏。”
在外国人的眼中,屋顶上吻兽成为了中国古代的避雷针。如果吻兽真的具有避雷功能,那将比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早了 近一个世纪。不过,园林古建技术名师郑晓阳专门辟谣说:
“这个吻兽绝对不是避雷针。”
在古建专家眼中,屋顶上的吻兽只具有装饰和等级象征的作用,并不是传说中的避雷针。通过 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许多独特的建筑技巧可能已经失传,或许真的有避雷吻兽存在。但在紫禁城的历史记录中,并没有发现古老避雷装置。
雷击引火曾让朱棣十分惊恐
但是,这些原始避雷针的作用并不显著。在故宫,有记录的雷击引发的火灾约有34起。最早有记载的,是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四月八日的火灾。故宫三大殿因遭雷击引起火灾,大火熊熊,势不可挡。学府秘阁邻近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即今之太和殿)亦被殃及,其时,大学士杨荣率领300名勇士将御书、图籍抢运至东华门外,幸未被毁。而明成祖朱棣却十分惶恐,认为这场大火是老天对他的惩罚,起火当天就到太庙和社稷坛祭祀,祈求祖宗和上天保佑。
但是上天和祖宗并未保佑朱棣的一片“诚心”,在这场大火之后的十几年时间内,宫内几乎年年失火,所以,故宫三大殿直到19年之后才重新修复。然而,这次修复之后才过了3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奉天殿又一次遭雷击起火。幸亏这次大雨倾盆,将大火浇灭。
作为紫禁城标志之一的天安门也遭受过雷击。《明史·五行志》载:
“天顺元年七月丙寅(1457年7月27日)夜,承天门灾”。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雷击火灾,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当晚,京城雷雨大作,最为高大的奉天殿首先遭雷击起火,火势迅速蔓延至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连同前面的文楼、武楼、奉天门、午门及两侧廊厅朝房俱被焚毁。
当时,不仅宫殿、门楼的木结构梁柱皆被烧塌落架,连不少台基、栏柱上的汉白玉构件都被烈火烧成了灰。外朝的主要部分都被烧毁,连皇帝也只能在文华殿坐朝。这次雷击引发的火灾,损失之大历史罕见,据文献记载,仅打扫烧焦残烬就动用了军工3万多人,每天是“寅入酉出”,此外还征用民间小车5000辆作为运载工具。
直到民国仍有雷击火灾
直至民国年间,故宫仍然时常被雷击引发起火。1938年8月9日2时许,雷电击中景山万春亭。据载:
“万春亭上层琉璃瓦顶殛碎,东北、东南、西北三处琉璃瓦脊殛落,下面四角明柱被殛破裂,东南角明柱下面铁箍崩断,前面殿门被烟熏黑……正殿周围玻璃殛碎六块,正殿周围泥坯均有损坏,西面围墙墙头殛落一段……”
虽然雷击未造成万春亭整体烧毁,但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后来,故宫博物院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对其进行了修复。并检讨了火灾原因,是因为当时条件所限,未能为故宫内的建筑安装避雷针,导致雷击的后果。
不过,即使装了避雷针,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近年来仍然出现过雷击故宫的记录。1987年8月24日夜,故宫内景阳宫遭雷击起火。所幸,故宫消防队迅速出击,一边控制火势,一边抢运室内文物。
大火扑灭后,除景阳宫屋顶被损外,室内文物均未遭损。
直到今天,每个雷雨天,仍然是故宫消防中队最为紧惕的时刻。他们关注雷神的一举一动,保护着这个珍宝之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