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相信末日吗?只要读到这篇文字,无论曾经如何相信过,也会一笑置之了吧。 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中国梦”牵肠挂肚?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奥巴马、朴槿惠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去竞选总统?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世界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仇怨非要你死我活? 末日已成过去,末日背后的东西,却真的很值得琢磨。 一、我们的文化自信 “末日”概念,一直是基督教的舶来品。“杞人忧天”,短短四个字就把中国人一直以来对末日的态度表达得铿锵而深刻:嘲笑。道家讲究“天道永存,道生万物”,天下的走势是“分
法显撰《佛国记》,又名《历游天竺记》等。 一部《西游记》,使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于是,人们便认为“唐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其实,早在“唐僧”之前的公元228年,就已经有人去西天取经了,他便是东晋高僧法显大师。 法显俗姓龚,东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兄弟四人,三个哥哥幼年夭折,父母为保住这个儿子,便把3岁的法显送到寺中做小沙弥。法显20岁时受大戒后,勤学不止,成为当时有名的高僧。 法显在钻研佛经过程中发现,传入中国的佛学经典有很多或残缺不全,或是释义不清,于
1910年12月,深冬的寒冷一如今天。然而,寒冷并没有如人们想象得那样杀灭一切病菌,相反,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正悄悄侵蚀着哈尔滨。随着死亡人数不断增长,整座城市都笼罩在恐惧的阴霾中。 近日,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浴火危城》讲述了这段历史。不过,电视剧毕竟有编剧们的加工和想象,那么真实的历史如何呢?记者查阅历史资料整理还原了当时这场大瘟疫中的主角——医生伍连德,这是一位与沈阳的医学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的人。 1910年东北鼠疫 疫病横行的城市 历史上著名的1910年哈尔滨大瘟疫,后来被科学家证明
1995年11月,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代表前苏联政府授予阎宝航、阎明诗、李正文“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奖章,“李正文”这个名字走进公众视野,他是谁?他做了什么?此前,公众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本文披露了关于李正文小组的很多史料…… 出手阔绰的“副经理” 1942年初,日伪统治下的南京市面萧条冷清,城南闹市区的邵福兴酒家的生意已不如以前。二楼的临街三号包间客人似乎总就是那么四五位,宴席上做东付账的总是叫唐殿俊的男子,他衣饰得体,气度儒雅。有一天他在楼梯口遇见熟识的日本海军报道部记者,
《清稗类钞 农商类》里的故事“黔人豢虎耕田”对以谷物喂养老虎以及猛虎耕田的描写:“既得虎,缚其足而柙之,日按时投以食,食多谷类,稍杂以肉。虎初不欲食,饥甚,始稍稍食之。……且力强而性奋,无牛之惰,有牛之功,故农不畏之而转喜之也。” 贵州农民驯化野生猛虎 将其当耕牛使用 估计大家都熟悉初中课文《黔之驴》吧,柳宗元笔下那头装腔作势,最终成为老虎口中食的驴子,那只由胆怯到试探,最终咆哮而起,吃尽驴肉而去,性格有点狡黠的老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有点动漫色彩的故事发生在贵州,然而,
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名字叫小斯当东。 1840年4月7日,英国的下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议题是:要不要向中国派遣远征军。漫长的辩论过程中,一位叫小斯当东的议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特殊重视。在他发言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听得异常认真。小斯当东以果断的口吻说,通过他对中国统治者性格的了解,他认为战争不可避免: 当然在开始流血之前,我们可以建议中国进行谈判。但我很了解这民族的性格,很了解对这民族进行专制统治的阶级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
真正意义上的鸦片走私始于1796年(嘉庆元年),因为这一年嘉庆皇帝颁旨,查禁鸦片从外洋输入,禁止国内种植罂粟,并决定从关税表中剔除鸦片一项。中国早期的鸦片走私主要集中在广州附近,特别是在零丁洋面上。但自19世纪20年代以后,鸦片走私开始向福建沿海发展,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两次,即1823年和1832年。鸦片走私会从广州附近转向福建沿海,主要是英国在印度实行的鸦片政策导致鸦片滞销需拓展新的销售市场引起的。 厦门开埠头几年走私的货物,据英国领事雷顿的估计,1846年达全年贸易额的63%。1847
基于让受邀赴韩访学的亚洲各国学者更多了解韩国的历史,培养对韩国文化传统的好感,增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的目的,韩国“SK”集团属下的“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每年都要组织三次“韩国历史文化旅游”活动。其中,第二次文化旅游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四月份,地点是距离首尔约两个小时的车程的忠清南道,时间为一天。活动的项目有四个:游览瑞山市云山面龙贤里的瑞山摩崖三尊佛像;凭吊礼山郡德山面柿梁里的忠义祠;参观德山面境内的修德寺;瞻仰牙山市盐峙邑白岩里的显忠祠。 在四项参访活动中,第二与第四项无疑是重点。忠义祠祀
姜鹏,34岁,是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最年轻的演讲者。 12月21日晚,姜鹏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和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起了《资治通鉴》的读书心得。 大家都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不过,司马光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不是编了这样的一本鸿篇巨制,而是他小时候砸缸的故事。 那么,当时司马光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呢。他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仙,还是一个严谨的学究呢。 姜博士告诉我,如果把司马光穿越到现代,更接近一个“天天坐在电脑前码字的宅男。” 他做学问,非常谨慎,
广州的“公行”商人们开始筹建一种基金:每家公司缴出利润的10%,存入共用的资金池。而其作用,除了作为参与者们的行业保险外,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政府层出不穷的勒索。 在强大而贪婪的公权力面前,商人们抱团取暖,合资行贿,分摊成本,并对这一基金的使用,实行严格的集体监管。这是颇具大清特色的一种“制度创新”。这一创新,很快就走向了国际化:凡是与“公行”有商业来往的外商,都必须缴纳货物价值的3%,作为“规礼”,滚入基金池中,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这是18世纪70年代,大清帝国最为辉煌的乾隆盛世。